中国传说中的10大宝藏你知道吗?其中为什么只找到了三个?

秦始皇墓
“世界第八奇迹”秦始皇陵长期存在一系列疑问,现在的研究只能给出地宫建筑位置、埋深、大小、形状 。至于墓室内所藏珍宝是否如史书记载的那样,以及是否被盗,是非到开挖之日无法解开的谜题 。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寝,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 。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 。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 。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 。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 。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1]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成吉思汗墓
传说成吉思汗下葬时,为保密起见,曾经以上万匹战马在下葬处踏实土地,并以一棵独立的树作为墓碑 。为了便于日后能够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下葬处,当着一峰母骆驼的面,杀死其亲生的一峰小骆驼,将鲜血洒于墓地之上 。等到第二年春天绿草发芽后,墓地已经与其他地方无任何异样 。在这种情况下,后人在祭祀成吉思汗时,便牵着那峰母骆驼前往 。母骆驼来到墓地后便会因想起被杀的小骆驼而哀鸣不已 。祭祀者便在母骆驼哀鸣处进行隆重的祭奠 。可是,等到那峰母骆驼死后,就再也没人能够找到成吉思汗的墓葬了 。
成吉思汗陵(西里尔蒙古文:Чингис хааны онгон,英文:Mausoleum of Genghis Khan),简称成陵 。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尔多斯市区40公里 。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 。史料记载吸收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也就是灵魂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成吉思汗陵 。现今的成吉思汗陵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青海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 。陵园占地约5.5公顷,对研究蒙古民族乃至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紧邻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为5A级景区 。
抚仙湖古滇国宝藏
在云南省玉溪抚仙湖畔,一直流传着飞马、湖怪、水下活人等种 种神秘的传说 。更让人惊奇的是,抚仙湖底竟然隐藏着一个神秘 消失的滇国古城 。神秘古城如何葬身水底?古城中到底埋藏着多少宝藏?1965年9月,谜底得以解开 。当时各地纷纷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当地人也开始在李家山上挖大寨田,挖出大批青铜器,但村民们只是将其丢在簸箕箩筐内拿回家当废铜烂铁卖给供销社,帮补家用,被众人垂涎已久的宝藏就此解开了尘封 。
抚仙湖,湖水晶莹剔透、清澈见底,古人称为“琉璃万顷”,位于距昆明52公里的澄江县境内,距离澄江县城5公里,是中国最深高原淡水湖,面积约216平方公里,最大深度159米,平均水深95米,最高透明度达8米,湖面海拔高程为1722.5米,湖面面积216平方公里 。水质为国家一类水, 湖水的净淡纯度为99%以上,蓄水量206亿立方米,蓄水量相当15个滇池和6个洱海,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68.8%,居国内淡水湖泊蓄水量的第三位 。抚仙湖的美离不开抚仙湖的清澈湖水,早在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就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