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秋节要赏月和吃月饼?从中秋的团圆情节看中国的民俗文化

为什么中秋节要赏月和吃月饼?从中秋的团圆情节看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众多中国人的心目中,它是一个除春节之外最隆重的节日 。从历史角度来讲中秋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 。《周礼》中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这也是有关“中秋”最早的文字记录 。
【为什么中秋节要赏月和吃月饼?从中秋的团圆情节看中国的民俗文化】但在当时“中秋”只是一个时间和节气的代名词 。直到唐朝初年的时候,才有关于“中秋节”的概念,《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也就是说在唐太宗统治时期,“中秋”才被统治者定为一个节日,这其实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

为什么中秋节要赏月和吃月饼?从中秋的团圆情节看中国的民俗文化

文章插图
由于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比较繁盛,所以在唐朝时过中秋节的场面非常盛大 。
但中秋节真正流行起来却是在宋朝,这与宋朝当时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有一定关系 。同时,也与宋朝的经济活动比较兴盛有关系 。到了明清时代中秋节,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和元旦齐名的重要传统佳节 。
从古至今中秋节的寓意都是团圆和美满,无论任何朝代在过中秋节的时候,都有非常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风俗文化 。在中秋节当天,人们被浓浓的节日气氛所包围,各种水果摆满几案、吃着月饼、喝着茉莉花茶,在欢声笑语中诉说着亲人团聚之情 。
中秋节的起源与寓意
中秋节的起源除了与《周礼》 “中秋夜迎寒”有关系之外,其实还与古人“拜月”的习俗有关联 。在古代无论上至统治者下至老百姓,都有祭拜月神的习俗 。“秋暮夕月”就是对当时人们“拜月”习俗的描写 。
古人在中秋之夜祭拜月神之时,会在香案上摆满月饼以及瓜果梨桃等祭品 。在拜月之前还要“净身更衣”,这其实都可以体现出古人对月神的崇敬之情 。拜月的主题除了表达尊敬之外,还要祈求月神保佑一家人身体安康,能够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生活 。
为什么中秋节要赏月和吃月饼?从中秋的团圆情节看中国的民俗文化

文章插图

为什么中秋节要赏月和吃月饼?从中秋的团圆情节看中国的民俗文化

文章插图
随着时间流逝以及“拜月”习俗的不断演化,人们从“拜月”逐渐演变为“赏月” 。由于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月亮都会由亏转盈并变为满月,此时的月亮又大又圆煞是好看 。正所谓“月圆圆人团圆”,此时此景会激荡起人们无限的思乡之情 。
笔者认为中秋节之所以被寄托了太多寓意,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的“团圆”情节 。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润而饱满,再加上吃月饼或汤圆等圆形食物 。除了有祈福的意味之外,就是在期盼“圆满”的生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
中秋节赏月与吃月饼习俗
农历八月正处于秋季中间,所以被古人称为“仲秋” 。而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恰好在“仲秋”之间,所以“中秋”节一词开始不断流传 。中秋节又被人们称为“八月节”、“月夕”等 。中国人对“圆”、“满”等,一系列的词汇都具有特别的情节 。
为什么中秋节要赏月和吃月饼?从中秋的团圆情节看中国的民俗文化

文章插图
中秋节赏月习俗
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就像一张发光的圆盘,既寓意圆满又寓意团圆 。所以,民间又将中秋节称为“团圆节” 。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
为什么中秋节要赏月和吃月饼?从中秋的团圆情节看中国的民俗文化

文章插图
在中秋节的晚上朋友或家人同聚一堂,看着窗外又圆又大的月亮,不禁举起酒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醉眼迷离的看着月亮,不禁追古思今赏月之情溢于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