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节气分别代表什含义呢,二十四节气代表什么( 六 )


小满
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 。原,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 。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把"满"用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盆地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 。盆地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 。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盆地中部夏旱更为严重 。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 。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 。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 。川西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
芒种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 。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 。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 。"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
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 。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 。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
夏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 。
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 。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 。
过了夏至,我省盆地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 。这时,盆地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盆地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 。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 。近三十年,盆地西部6 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 。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 。夏至节气是盆地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 。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
小暑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 。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 。常年7月中旬,盆地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 ℃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 。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盆地初春时节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