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被项羽大军追杀一句话就让追兵主动撤退

秦朝灭亡后 , 楚汉争雄 , 刘邦、项羽进行了一场长达四年的PK , 最终汉胜楚败 , 项羽在乌江畔横刀自刎 。其实在两人的交锋过程中 , 项羽有好多次机会 , 都可以将刘邦置之死地 , 有的被自己挥霍了 , 有的被“队友”浪费了 。其中有一次 , 楚将竟然被刘邦一句话给忽悠了 , 主动放刘邦逃走 。刘邦究竟说了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公元前205年4月 , 刘邦趁着项羽东征 , 楚都彭城空虚的机会 , 率领各诸侯联军56万攻破彭城 。项羽闻讯后 , 亲率3万精兵回援 。刘邦攻破彭城后 , “收其货宝、美人 , 日置酒高会” , 没有料到项羽会采用“长途奔袭”的策略 。双方一交战 , 汉军大败 , 《史记》记载项羽大军“杀汉卒十余万人” 。
网络配图
汉军败退后 , 项羽率军乘胜追杀 , “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 , 睢水为之不流” 。刘邦也被楚军重重包围 , 幸亏刮起了一阵大风 , 刘邦才率领几十个亲兵逃脱 。项羽发现后 , 命大将丁公追击 。丁公是楚将季布的同母弟 , 季布就是那位“一诺千金”的人物 。丁公率领军队很快就追上了刘邦那几十人 。
双方短兵相接 , 展开激战 , 刘邦武艺不行 , 但脑子非常灵活 , 他见形势不妙 , 计从心中来 , 对丁公说道:“两贤岂相戹哉!”没想到丁公听到这句话后 , 竟然下令全军停止战斗 , 然后引军撤退了 。这个“两贤岂相戹”是什么意思呢?丁公怎么听到这句话就撤退了呢?
网络配图
所谓”戹“是通假字 , 通”“厄” , 这句话的意思就说 , 咱们两位贤人怎么能这样相互逼迫对方呢?刘邦这是一句拍马屁的话 , 他当时身为汉王 , 而丁公只是一员级别不太高的将领 , 一听刘邦这么抬举自己 , 丁公也飘飘然了 。另外我个人觉得丁公可能也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后来的事实证明 , 丁公放了刘邦 , 不仅害了项羽 , 也害了他自己 。
项羽死后 , 丁公前来投奔刘邦 , 他活血觉得凭借当年的不杀之恩 , 怎么也能封个侯爵吧!但丁公想的太多了 , 刘邦下令将丁公绑了起来 , 在军中示众 。刘邦对三军将士发表演讲:“丁公为项王臣不忠 , 使项王失天下者 , 乃丁公也!”然后刘邦下令将丁公处死 , 他还说了一句话:“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好嘛 , 丁公就这样成了刘邦树立的“典型” 。
网络配图
与丁公形成对比的是他的哥哥季布!季布曾多次打败刘邦 , 但都差一点将其杀死 , 所以刘邦称帝后 , “购求(季)布千金 , 敢有舍匿 , 罪及三族” 。后来在朱家、夏侯婴的帮助下 , 季布被赦免 , 还在汉朝做了高官 。那哥俩为啥遭遇不同呢?
清人周树槐做了一番评述 , 大意是“季布虽屡次将刘邦逼入险境 , 但最终没有能力杀掉他 , 事后季布自认有罪所以逃跑 , 其实刘邦并不为此深恨季布 。而丁公呢 , 他能把刘邦逼入险境 , 又放他走 , 自以为对刘邦有恩惠 , 但其实这才是刘邦感到羞耻的地方 。”
【刘邦被项羽大军追杀一句话就让追兵主动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