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的唐赛儿去哪儿了

唐赛儿(1399~?) , 明初农民起义军女领袖 , 山东滨州蒲台县人 。1420年(永乐十八年)在益都(今青州)卸石棚寨率众起义 , 震动京师 , 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 。
朱棣为何如此兴师动众?据笔者分析有以下原因 。
网络配图
1“迁都北京”前夕
起义发生在“迁都北京”前夕 , 直接影响到皇帝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 朱棣决不允许在这种时候出任何乱子;
2“白莲教”
其二 , 起义军以“白莲教”为依托 , 教徒对唐赛儿死心塌地 , 惟命是从 , 朱棣决不允许“邪教”蛊惑民众;
3唐赛儿却下落不明
其三 , 起义军队伍不断壮大 , 屡败官军 , 且唐赛儿对于朝廷的招安不理不睬 , 使朝廷和朱棣颜面扫地 。种种原因 , 使朱棣对唐赛儿分外仇恨 , 对起义军进行疯狂镇压 。因为寡不敌众 , 腹背受敌 , 起义军只坚持了三个月就失败了 , 但唐赛儿却下落不明 。
网络配图
为了消除心中忿恨 , 为了防止死灰复燃 , 为了能够杀一儆百 , 朱棣下令严察唐赛儿的行踪 , 但搜捕工作没有任何进展 。民间搜不到 , 朱棣决定调整工作重心 , 把搜捕唐赛儿的重点放到了佛门 。朱棣之所以这么做 , 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者 , 搜捕人员为了推卸搜查不利的责任 , 有可能以唐赛儿入佛门来搪塞朱棣 。
二者 , 佛门弟子远离世俗 , 官府一般不介入 , 唐赛儿兵败后极有可能混入佛门避难;
三者 , 唐赛儿起义时 , 曾自称“佛母” , 朱棣以此认为唐赛儿与佛门有着某种关联 。史料中也有相关记载 , 朱棣因“唐赛儿久不获 , 虑削发为尼或处混女道士中 , 遂命法司 , 凡北京、山东境内尼及道站 , 逮之京诘之” 。(《明史纪事本末》)
网络配图
于是 , 朱棣下令将北京、山东的尼姑、女道士统统逮捕 , 押送朝廷审讯 。同年七月 , 朱棣又命段明为山东左参政 , 继续搜索唐赛儿 。段明为了完成这一任务 , 不仅把山东、北京的尼姑逐一搜查 , 全部捕捉 , 甚至还逮拿了全国范围内的数万名出家妇女 。关于此事 , 《明史》也有简单记载:永乐十八年二月 , 山东蒲台唐赛儿反 , 唐赛儿不获 , 溟逮天下出嫁尼姑万人 。一直到朱棣病逝 , 他一心想捉拿到唐赛儿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明朝强大而又严密的特务、巡察机构 , 在捉拿唐赛儿的问题上 , 因为不得民心 , 即使想出通过捕捉天下尼姑的荒唐、极端的办法 , 最终也无济于事 , 得到的结果是“赛儿卒不获 , 不知所终” 。
唐赛儿究竟哪儿去了?多少年来 , 不少历代史学家 , 为了寻觅这位巾帼英雄的最后归宿 , 穷经皓首 , 至今仍无定论 。
【曾经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的唐赛儿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