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有反帝吗 戊戌变法时间( 二 )


第二,戊戌变法的贡献在于经济上提倡私营企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
洋务运动时期,工厂、矿山、铁路等现代企业 。在中国出现过,但数量不多,且多为官办、政府监管、企业经营、官商联盟,民营企业不受保护 。
1898年戊戌变法的第一天,光绪皇帝就下令各省设立商局 。这是御史王提出的意见 。“请各省会设商局,各商官提拔有名望、有名望的士绅、商人,任命局局长在局内任职 。”不久,光绪两次命刘坤一、张之洞在上海、汉口设立商业局,成立商会 。
不仅如此,在圣旨中,光绪皇帝还鼓励读书人写新书、造新法、造兵器、授专利 。连人都可以建枪厂 。连枪厂都允许民间兴办,更别说其他私营企业了 。
后来,光绪皇帝在北京设立农工商局,命各省设立分支机构,“分别制造,以扩大利权,民用之” 。虽然这一系列保护和鼓励私营工商业的法令,由于守旧派的阻挠和拖延,大多没有实现,但私营企业的法律地位一直不可动摇,对私营工商业的兴办起到了重要的鼓励作用 。
因此,戊戌变法后,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企业,80%以上是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作 。戊戌变法前后三年(1897-1899年),全国共创办厂矿54处,资本621万元,其中70%为商业所办 。私营企业已成为工商业的主流 。
【辛亥革命有反帝吗 戊戌变法时间】第三,戊戌变法的贡献还在于废除八股文,改革科举制度,提倡向西方学习,推行现代教育制度和文化措施 。
维新派非常重视人才教育 。康有为强调:“欲行天下之事,欲开中国之新天地,不可急于教育 。”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基础在于人才的培养,人才的繁荣,学校的建立,科举的改革” 。
科举制度和八股文就是禁锢心灵、脱离现实的典型 。知识分子只阅读古代儒家经典,按照固定的格式写文章,就能得到高官厚禄 。改革派对此进行了猛烈抨击 。严复说:“八股文取士,使世人在无用之地消磨时间,在默默无闻中糟蹋节操,使人狂妄,使人不自觉 。在上层供养国家是不够的,在下层积累财富也是不够的 。”在变法时期,像这样反对科举八股的尖锐言论比比皆是 。
维新派在反对科举八股的同时,提出了强调西学、学以致用的主张 。在教育和文化方面,他们首先倡导建立新学校 。光绪皇帝在“丁明石国”的圣旨中特别提出“史静大学堂是各省之倡议,尤应先办”,并下令各地兴办大中小学校和各种专业学校 。
第二,科举考试没有用八股文,而是改变了策略 。“之后所有的考试都以实践学习为主,不要把规律模式法的优劣拿来竞赛 。”同时,还将开设专门的经济课程 。
第三,鼓励办报,改《泰晤士报》为官报,派康有为去办 。“每份报纸的风格都应该建立在讨论利弊和拓宽知识面的基础上 。国内外一切时事皆可据实,不必讳” 。此外,还鼓励翻译书籍,选拔留学生,徐世民写信打开舆论 。
在朝廷的大力倡导下,社会风气日新,学校、报社、社团纷纷成立,如雨后春笋 。戊戌变法7年后,延续了10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现代教育制度取代了传统的封建教育,报刊等大众传媒日益普及 。
戊戌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动摇或部分改变了封建制度的某些方面,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但同时也要看到维新派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
康、梁在维新运动中幼稚、脆弱、摇摆、冲动、盲目乐观,缺乏远大的规划和实际行动 。很多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他们想不做,或者做不到,也不想做 。当时维新派的错误、缺点、短视,需要通过阶级、历史分析来理解,不能苛责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