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物色核心句 文心雕龙物色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杰森
文学批评是文学生产和文学生态的重要环节 。如何成为一篇好文章的理想读者?赵毅给一个专业出身的文学评论家的回答是,“对我来说,文学批评至少应该有一定的学术理论和背景,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问题意识,充满诚意和善意,在时代语境中有自我共鸣,同时,能写得体面 。”

文心雕龙物色核心句 文心雕龙物色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赵一
赵毅是四川成都人 。1989年11月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 。从事理论批评和小说创作 。曾任鲁迅文学院助理研究员,《人民文学》杂志编辑 。现在他在中国作家杂志工作 。2022年1月,赵毅的文学批评文集《寻找——文学的维度与标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
文心雕龙物色核心句 文心雕龙物色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寻找》取自经典《文心雕龙》 。“当你寻找某样东西的时候,你的内心是动摇的 。”
《寻找》收录了赵翼最近十年创作的文学评论 。分为三个部分:“视界现象”是从近年来文学的前沿现象中观察和反思出来的;“视点与场景”考察创作最新成果,研判特点与趋势;《视线回望》通过回归文学本源,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价值谱系 。在田野调查的第二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赵翼对阿来的《云的故事》和周晓峰的《星鱼》的研究 。另外我还收录了《微洞见——浅谈微小说与微阅读》《90后新媒体文学生活》《90后写作如何打开》?《青年写作中鲁迅文学精神的缺失分析》、《仙侠传统视角下的网络文学正名》等文章 。可见,赵翼对中国当代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察和见解 。
“寻找”这个概念含义丰富 。赵翼解释说,最早取自中国古典文论《文心雕龙》的“寻”篇,所谓“寻时心荡” 。论述了自然对文学的影响和作用,论述了《诗经》《楚辞》汉赋和晋宋作品中自然与人的精神关系,总结了以自然意象写作的原则和方法 。用今天的理论来形容,大概就是自然文学和生态文学,在于人类共享未来的共同体 。在现代汉语中,“寻”指的是寻找和选择,需要行动者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审视和探索 。
文心雕龙物色核心句 文心雕龙物色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植根于人性的丰富存在,并由此进入文学的世界”
除了写文学评论,赵翼还是一位文学创作者 。她的小说曾获“中国青年作家奖”短篇小说提名奖、北京文学优秀新小说奖、入选小说最受欢迎小说奖 。关于创作与批评的关系,赵毅有自己的体会 。“小说提供直接经验,批评提供方法和理论 。一日三餐,吃和做同等重要 。可以互相磨炼,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各有各的先成为厨师或者美食家的机会 。无论是文本本身,还是意义层面,小说和评论都不会互相替代,但维持它们的多元声音,需要通过文学的普遍精神力量不断创造 。”
写好文学评论不容易 。赵毅也有自己的体会 。“我写文章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抱着一种对话意识,这种意识可能来源于古典文学的对话传统 。我也写过一些严羽《沧浪之诗》和欧阳修《六一之诗》的读书笔记 。我这篇文章要达到的就是这种对话精神 。我的大部分复习工作都是建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在细读、重读、分析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倾听作家的声音,以期从阅读体验中通过经验的对话和修正找到印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