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晓其谜底及诗句出处 日久见人心的上一句是什么

关于这两句的出处有几种,最早的是两位诗僧 。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 。
一、唐宋诗僧
唐宋出现很多著名的诗僧,这些僧人在出家以前大多是受过良好的教育 。例如著名诗僧“无本”,本是落第的举子 。后来遇到贵人韩愈,在其劝说下还了俗,竟然又中了进士,其俗家名字叫做贾岛 。
唐朝另一位著名诗僧皎然,俗姓谢,字清昼,人家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
在宋朝有一位诗僧叫做道潜,另有法名为参廖子,是苏轼和秦观的好友 。苏轼认为其"诗句清绝,可与林逋相上下,而通了道义,见之令人萧然"(《与文与可》) 。苏轼那首著名的《八声甘州·寄参廖子》就是好写给他的: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
道潜因为受到苏轼的牵连,被勒令还俗,后来得到昭雪,又重新削发为僧 。
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两句诗,最早就出于宋朝的诗僧 。

揭晓其谜底及诗句出处  日久见人心的上一句是什么

文章插图
二、两位诗僧的偈语
偈语是佛经中的唱颂词,非常像诗,有的不太押韵,有的其实就是押韵的诗 。例如禅宗六祖慧能的著名偈语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说起“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实在宋朝有两位诗僧写过 。
其一叫做释道川,他在宋高宗建炎初剃度 。他有《颂古二十八首》,其中第二十七首中前面有四句:
将杖探其水,方知水浅深,路遥知马力,岁久辨人心 。
这四句是仄起仄收的五言近体绝句 。这首诗全诗为:
将杖探其水,方知水浅深 。路遥知马力,岁久辨人心 。子不孝,父不慈 。恭而无礼,亲而有疏 。不入惊人浪,难逢称意鱼 。
其二是另外一位诗僧:释道宁(1053~1113),在蒋山泉禅师门下出家 。道宁俗姓王,歙溪(今安徽歙县)人 。宋徽宗时期政和三年去世,有诗一百三十二首传世 。
他的《偈六十九首》第三十首写到:
揭晓其谜底及诗句出处  日久见人心的上一句是什么

文章插图
报慈一言,千圣不传 。即时妙会,火里生莲 。路遥知马力,岁久见人心 。
从记录来看,释道宁早于释道川,不过也不敢说这两句一定是他的原创 。或许有更早的诗人用过也未可知 。
两位诗僧的偈语分别是:岁久辨人心,岁久见人心 。在后来的书中被演化成了:【日】久见人心、【事】久见人心 。
揭晓其谜底及诗句出处  日久见人心的上一句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三、两本古书
在宋元期间有两本古书中,可以讲到这两句话 。
1、《名贤集》
《名贤集》的作者不详,是南宋时流行民间的通俗读物 。这里面摘录了很多经典但是通俗易懂的句子,大多已经不知道原先作者的名字了 。
其中就有: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
厨中有剩饭 ,路上有饥人 。饶人不是痴, 过后得便宜 。
量小非君子, 无度不丈夫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
长存君子道 ,须有称心时 。雁飞不到处 ,人被名利牵 。
有钱便使用,死后一场空 。为仁不富矣 ,为富不仁矣 。
2、《事林广记 》
另一本书叫做《事林广记 》,这一部民间百科全书,编者陈元靓是宋末元初人 。其中有一段写《结交警语》,我们能看到: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