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宋末年的名妓李师师的去向之谜

北宋末年的名妓李师师有两大鲜明特点 。
一是名不见经传 。这是相对于正史来说的 。或许是名妓这一特殊敏感人物的影响,正史中很难找到了李师师的详实记载,似乎这个人并不存在一般 。
二是大名鼎鼎 。这是相对于野史来说的 。野史中对李师师的记载铺天盖地,吸人眼球 。比如说《宣和遗事》、《贵耳集》、《青泥莲花记》、《李师师外传》、《水浒传》等书基本上都是为了量身定做的 。其野史传闻也就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津津乐道的话题,她的故事也随之带上了一层传奇乃至神秘的色彩 。
据说李师师是河南开封一个姓王的洗染工的女儿,四岁的时候父母双亡,被李姥姥收养,
网络配图
李师师原本姓王,是个命运坎坷的人,她四岁时就因父母病亡而成为孤儿,再后来被“娼籍”李家收养,逐改名李师师,从此流落风尘 。
但因其不但长的美——貌若天仙,而且才艺佳——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可谓色艺双全 。因此,引无数英雄拜倒其石榴裙下 。传说,她不但与亡国之君宋徽宗关系密切,而且与《水浒传》水泊梁山的“一哥”宋江也有关系,于是便成了宣和年间一个人人皆知的风流人物 。
首先,来看李师师与宋徽宗的那些风流韵事 。
【揭秘北宋末年的名妓李师师的去向之谜】据说,风流天子宋徽宗听说名满京华、色艺冠绝的名妓李师师住在金线巷,竟时常上演微服私——坐着小轿子,带了几名内臣到李师师住处,朝朝暮暮,缠缠绵绵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宋徽宗和李师师暗中交往的事很快被传得满城风雨 。宋徽宗眼看“微服”微出了个“微头条”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李师师纳入后宫,并给她瀛国夫人的封号 。
其次,来看李师师与宋江的那些花花事儿 。
网络配图
话说梁山总舵主宋江为了给手下弟兄们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来,决定走“被招安”的路 。当时宋朝奸臣当道,宋江为了能把自己的想法准确无误地传达给皇帝,采取了曲径通幽的策略,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去京城,找到了被天子戏称“死了都要爱”的李师师 。于是李师师便成了宋江和宋徽宗引线搭桥的“媒婆”,并最终促使招安的成功 。但也就是这一来二往的交集,一向心如止水的宋江的心里起了波澜,有专门为李师师作的《念奴娇》为证:“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 。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诗里表达了两层意境:一是对李师师的爱慕之情,二是对自己的自卑之情 。其实,宋江的自卑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一方面他是落草为寇的人,漂泊半生,刀口舔血,这样居无定所的人怎么配谈情说爱 。另一方面,李师师是皇帝的女人,君主大于天,他即便是郎有情,妾有情,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啊 。
而李师师呢?她也是身在皇宫,身不由已 。享受着荣华富贵的她很快也自悲了 。
首先,招安梁山好汉后,让其打南方的反贼方腊,结果梁山好汉不是被战死就是被毒死,幸存者凤毛麟角,就连宋江也不能幸免 。可惜了一群绝世好汉,落得如此凄凉下场 。兔死狐悲,原本就和宋江有交集的李师师悲伤也是难免 。
其次,太平的日子太短,不久,金兵进逼京师,宋徽宗怕的直想钻地缝,结果地缝没钻成,而来了个躲进深宫成一统 。在“躲”之前,他自己则完成了身份的转变,由皇帝轩成“道君教主”——他将皇位传让了太子钦宗 。失去了宋徽宗这个靠山,李师师便成了脱毛的凤凰不如鸡,她自然难逃被逐出宫门的命运 。
李师师出宫之后,关于她的下落,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