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死得最惨却又死得很活该的美人是谁?

比较喜欢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历史上死的最惨的一位美人妃子戚夫人,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是被吕后动用人彘酷刑惨死的,为什么吕后会如此对待戚夫人呢?
众所周知,在古代后宫中若某位妃子得宠后,想必有两个下场,第一是上位,成为后宫的统治者,第二便是被人嫉妒陷害,最终落得悲惨的下场 。而戚夫人就因为救了刘邦,从此她的命运彻底的改变了,她能歌善舞,又年轻貌美 。因此深受刘邦宠爱,伴随军中 。不久,戚姬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如意 。汉七年,如意立为代王 。削除韩信、彭越等异姓王以后,刘邦分封诸子,长子刘肥已封齐王,薄姬所生刘恒封代王,赵姬所生刘长封淮南王,戚夫人所生如意封赵王,另有刘恢封梁王、刘建封燕王、刘友封淮王 。太子刘盈是吕氏所生的儿子,刘邦不喜欢他 。刘邦在分封为王的诸子中,最喜欢的是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惫 。刘邦常说,刘盈为人仁弱,不像我,只有如意像我 。
网络配图
可是这人嘛,就要知道知足,嫁给了皇帝,得到了皇帝的宠幸,而且是长盛不衰的那种,还能生下一个丈夫喜欢的儿子,作为一个妾室来说,应该知道知足了,可是呢戚夫人却人心不足蛇吞象,她不满足于做一个妃子了,她要做真正的天底下第一女人,她要做太后,她要她的儿子做皇帝 。所以她凭借着刘邦宠幸的优势,经常在刘邦那吹耳边风,说自己儿子如何如何好,应该立刘如意为皇帝 。可是戚夫人这是在向吕雉宣战啊 。假如让她儿子做了皇帝,那么吕雉和她儿子怎么办?能做太平遗孀及太平王爷吗?这最高权利的斗争向来都是你死我活的,即便戚夫人得偿所愿后,她自己和刘如意没有将吕雉和吕雉儿子刘盈赶尽杀绝的心思,那些支持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大臣们也会鼓动戚夫人母子对吕雉母子赶尽杀绝 。
吕后知道自己人老珠黄,而且政权已经基本稳定,她靠感情和政治才能都无法战胜戚夫人,只能借助外力 。只不过,还没等吕后有什么举动,大臣们就不干了 。有一天,刘邦把废太子之事提出来让大家讨论,御史周昌在朝堂之上一点不给刘邦面子,大声为刘盈辩护 。这个时候,戚夫人挑战吕后的战争已经基本可以看到结局了:戚夫人用柔情和眼泪换取刘邦的支持,而吕后则用政治来唤起朝臣的支持 。刘邦作为一个政治家,不可能为了一个女人而与所有的大臣为敌 。
网络配图
【历史上死得最惨却又死得很活该的美人是谁?】 戚夫人在一开始就败局已定 。虽然有大臣的支持,但吕后知道刘邦还是想改立太子,于是向丞相张良求救对策 。张良让吕后请出“商山四皓”,以显示太子在朝野中的声望如日中天 。不知道吕后使了什么招数,反正将这四个老头请了出来,并且在一次宴请中以太子随从的身份出现在刘邦面前 。刘邦一看这阵势,知道太子羽翼已丰,废不掉了 。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死,太子刘盈继位,尊吕雉为皇太后 。于是可怜的戚夫人在刘邦死后便被吕后关起来,把她的头发剃掉,用铁链拴住脖子,穿上土红色粗布囚衣,教她每天捣米 。戚夫人一面捣米,一面歌曰:“儿子是亲王,娘是囚犯 。捣不尽的米啊,跟死亡相伴 。相隔三千里,谁能把信息传 。”如果戚夫人这个时候懂得隐忍,她很可能就在这样的劳动改造中了其余生,惨是惨点,但至少生命无虞 。只要命还在,就有翻身的机会 。可是她却愚蠢地唱了一首要了自己和儿子命的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这首歌明显是让儿子刘如意来给她报仇 。吕后本来应该没想拿十几岁的如意怎么样,但听到戚夫人这首歌后就不得不小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