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诅咒代表什么数字,蛇夫座是被诅咒的传说

月亮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月亮诅咒代表什么数字,蛇夫座是被诅咒的传说

文章插图
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 。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 。
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 。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 。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 。
《国风》中的民歌,大部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剥削实质,表达了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思想和斗争精神,如《伐檀》,它以辛辣的语言讽刺和诅咒了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在《硕鼠》中,更把剥削阶级比作贪得无厌的老鼠,刻画出劳动人民对奴隶主的切齿痛恨和对于“乐土”、“乐园”的向往 。
在春秋时期,楚国的民歌已经十分繁荣 。战国后期,诗人屈原等人,对楚国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并根据楚国民歌曲调创作新词,称为《楚辞》 。《楚辞》中的不少作品,充满了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感情,热烈面富于幻想,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
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了一个音乐管理机构乐府,从事民歌的搜集和整理,入乐的歌谣,被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
这些乐府民歌,多以描写民间疾苦为主要内容,直接道出了人民的爱憎,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 。这一时期的民歌在形式上已发展成为长短句和五言、七言体,并开始加进了乐器伴奏,《孔雀东南飞》等长篇叙事歌曲的产生,同时标志着这一时期的民歌在不断发展和日臻成熟 。
唐代民歌的创作也相当繁盛 。李隆基登位,杨玉环得宠,建立了杨家的裙带关系,她的姊妹都被封为夫人,气焰之盛竟至“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的地步,谣曰:“从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因为“男不封侯女做妃,看女却为门上楣” 。这未必代表老百姓心里的向往,只是一种对皇家的讽刺而已 。
到了南宋,民间产生的讽刺性歌谣就更多了 。南宋的统治阶级,贪污腐化,玩弄政权,有民歌讽刺道:“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若要富,跟着皇帝卖酒醋 。”可谓一针见血 。
到了元明时代,人民的痛苦越来越深了 。人民作歌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由于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激起了农民起义的洪流 。其中,以颖州的刘福通声势最大,他率领了10万农民,头包红中,号“红军”,所向无敌,所以歌谣道:“满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
进入明清时代,我国的封建制度面临崩溃,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具有民主性和进步性的民歌 。如明代民歌:“吃闯王、穿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闯王出主张” 。
清朝统治中国后,人民清醒地看到,统治阶级昏聩贪婪,这是招致外侮、陷国家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主要原因 。在那悲惨的年代,老百姓连温饱都不可得,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
“天子坐金銮,朝政乱一团,黎民苦中昔,乾坤颠倒颠,干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 。”
1900年,袁世凯奉他的主子——清皇帝之命,到山东执行血腥屠杀政策,杀害无数义和团将士 。人民恨透了袁世凯,便唱出了“杀了袁龟蛋,我们好吃饭”的歌谣 。人们在袁世凯巡抚衙门的墙壁上,画上一个戴红顶花翎的大乌龟,爬在一个洋人的屁股后 。这幅漫画和歌谣,发泄了老百姓对袁世凯的痛恨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