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为何会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三国武将呢?

提起赵云,我们马上想到的是一个银盔素甲,白马长枪的玉面将军形象,这其实主要是受《三国演义》以及历朝历代的小说、评书还有我们当今的影视作品的影响,真实历史中的赵云,与我们心中的赵云形象差的很远 。那么为什么《三国演义》会如此美化赵云呢?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真实的赵云什么样,做了什么 。
先来说说长相,不同于我们想象中的玉面将军形象,《三国演义》中说他“面阔重颐”,是大宽脸,《三国志》里是”姿颜雄伟“,应该还是一副粗壮样貌 。
网络配图
总之肯定不会是个小白脸形象 。再说年龄,正史没有记载赵云的具体出生日期,不过可以肯定一点,就是赵云比诸葛亮大了近二十岁,所以YY“亮云“的腐女可以退散了 。
赵云最初是公孙瓒的部下,后来在邺城跟了刘备 。倒霉的是,刘备是个流浪军阀,五次易主,四弃妻儿,但是赵云始终不离不弃,赵云的第一个闪光点在长坂坡,刘备又一次逃走 。
赵云却往曹军方向去了,有人说赵云投曹操去了,刘备喝止“子龙不弃我走也”,后来赵云果然带着甘夫人和刘禅平安回来 。
有意思的是,这并不是刘备的命令,而是赵云主动去做的,可见赵云之忠心耿耿,还有高情商 。不过,到底过程有没有那么惊险,有没有七进七出,不得而知 。
接下来,就是赵范嫁嫂,面对诱惑不为所动 。刘备娶孙夫人后,作为警卫司令的赵云负责看住孙夫人,后来又立一功,成功阻止企图带走刘禅的孙夫人 。
刘备取西川,赵云随诸葛亮、张飞入川,期间战场上中规中矩,并无出彩之处,拿下成都后,刘备打算将土地和房屋封赏给众人 。
赵云却建议刘备把土地房屋分给百姓,安定民心 。体现出不同于一般武将的长远眼光和大局观 。
接下来,取汉中时,赵云唱了一出”空营计“,被刘备赞”一身是胆“,体现出赵云不光勇武,还是智将 。
刘备称帝时,封关张马黄为前右左后将军,封赵云为翊军将军 。“翊”有护卫的意思,客观的说,赵云比之前面四位将军,官职上差了很大 。
所以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也认为,蜀汉实际上“四虎将”,没有“五虎将”这回事 。
网络配图
221年,刘备伐吴,由于关羽被杀,刘备非常生气,所以群臣都不敢进谏,唯有赵云直谏,劝刘备,国贼是曹操,要先联合东吴灭了曹操,东吴自会归降 。当然最后刘备没有听,夷陵大败 。不过赵云的冷静直言令人印象深刻 。
刘禅继位后,赵云升官了,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 。228年,诸葛亮挥师北伐,命赵云、邓芝为疑军 。
在斜谷阻挡魏军,兵寡败走,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诸葛亮因此赏赐绢布赵云军,赵云却说战败怎么能要赏赐呢,上交府库 。
229年,赵云病逝,261年,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
以上基本上就是我们可以从史书中找到的关于赵云的事迹了 。客观来说,刘备在世时,虽然深受信任,但是,赵云主要作为刘备的警卫队长的角色出现,并没有多少上阵立功的机会,战场上也没有太多亮眼的表现 。
就军功而言,与关张马黄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与魏延相比也有所逊色 。作为一个将军,战场表现不那么出色的赵云为什么还能获得《三国演义》推崇,从而为后世所欢迎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第一点:赵云的形象是武将中少有的完人形象 。其一,赵云忠诚、靠谱 。他作为护卫,两救刘禅,作为将领,攻克桂阳 。其二,赵云目光长远有大局观,为人冷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