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中分析诸葛亮用人的弊端

你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吗?本文揭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背后,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中分析诸葛亮用人的弊端,请看本文:伦诸葛亮的用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
任用贤才是一个国家的执政者所必须要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 。诸葛亮是蜀国建立初期的最主要执政者,他对任用人材的问题一直是相当重视的 。然而诸葛这的用人,又一直以来成为很多人辩论的焦点 。一方认为诸葛亮的用人是相当客观和实际的,而另一方则认为诸葛亮用人唯亲,只提拔亲已派的人 。讨论诸葛亮用人的焦点无外乎街亭用马谡和未足够重用魏延这两个问题 。现在我先就诸葛亮在街亭用马谡这一问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
在阐述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评价一下马谡这个人 。
网络配图
公正地讲,马谡绝不是个庸才 。马谡字幼常,是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东南)人,为马良的弟弟 。“马氏五常”,是当地很有名气 。马谡其人“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见《三国志 。蜀书 。马谡传》),在军事理论上很有一套 。他在诸葛亮南征时曾进言道:“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 。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 。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 。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 。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见《三国志 。蜀书 。马谡传》裴注引《襄阳记》) 。马谡提出的这套建议,应该说是对南中问题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和有着相当长远的战略眼光的 。为此,马谡很受诸葛亮的赏识 。诸葛亮和马谡一起讨论军国大事,常常要“自昼达夜” 。
蜀军在第一次北伐时,形势相当有利 。当时“诸葛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见《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蜀军占领三郡后,魏明帝曹睿非常重视,令右将军张合率领步骑五万,前往陇右进击蜀军 。而且曹睿亲自赶往长安,坐镇督战 。
在张合军进入陇右之前,蜀军占有以众击寡,以强击弱的绝对优势 。陇右五郡,三郡叛归蜀军,只有陇西郡(今甘肃陇西附近)、和广魏(今甘肃天水东)二郡不服 。当时的形势是:只要能切断关陇通道,把这种优势保持一个月左右,就会占领全部陇右地区 。(参照《三国志 。魏书 。张既传》裴注引《魏略》记载:“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虚自疲弊耳 。”) 。由此可见,取得陇右的关键就在于切断关陇通道,而切断陇道的关键之关键就在于一定要守住由关中入陇的咽喉要地,街亭!
网络配图
街亭的战略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重要到足以左右蜀军第一次北伐的胜败与否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由魏延、吴壹这样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将领来镇守此处 。而诸葛亮这次却十分固执,违众人之意破格提拔马谡为守街亭的主将 。
我前面已经说了,马谡这个人是个人材 。但是镇守街亭,马谡并不是个合适的人选 。因为这是战争,是军事实践,而不是军事理论 。我们通常所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战场上瞬息万变,单凭军事理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富有实战经验的指挥员才能把军事理论游刃有余地运用到复杂的军事战斗中去 。
而马谡所缺乏的,又恰恰是这种实战经验!之所以诸葛亮会这样安排,有人说诸葛亮用人唯亲,只重用亲已之人 。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尽然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非常重用的问题急待你去解决,而这时你又一时无法分身前往,你会怎么办?你是会用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人去做,还是用一个你自己不十分熟悉的人去做呢?我想大概大家都愿意用自己熟悉的人吧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亲信”和“心腹”的作用 。而且我认为诸葛亮这样有意安排,还出于另一种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