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乾隆孝贤纯皇后:为何在生前要求赐谥号

导读:谥号,是古代社会对于皇帝、皇后、嫔妃、王公大臣等一生功过评价后所给予的称号 。谥号是死后别人给予的,此人生前并不知道死后会被上怎样的谥号 。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皇后,她在生前就曾向自己的夫君要求过谥号 。她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原配皇后富察氏 。乾隆是一位多情的天子,光他的皇后先后就有三个人,更别说其他的嫔妃了 。乾隆与其后妃的感情纠葛也常被导演们拍成各类影视剧 。就是这样一位风流天子,在他庞大的后宫队伍里,有一个女人却得到了他一生一世的爱与敬,那就是他的原配皇后富察氏 。富察氏,满洲镶黄旗,满洲八大姓之一 。清朝的后妃之中,有很大一部分出自这个姓氏 。乾隆的原配皇后出身于显赫的官宦世家,她的父亲李保荣是察哈尔总管,祖父米思翰曾担任康熙朝的户部尚书 。雍正五年,年迈十六岁的富察氏参加清廷选秀,被当时的雍正皇帝一眼相中 。雍正以其独特的眼光,好像看出了这个端庄娴淑的少女具备大清一代贤后的素质 。于是,便将富察氏指婚给早已密定为皇储的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 。
婚后,小两口相敬如宾,恩爱异常 。虽然当时的弘历已有多位福晋、格格,但他和富察氏的感情却是最好的 。乾隆曾在怀念富察氏的诗中屡次提到二人亲密无间的情形,足以见乾隆对于富察氏的挚爱 。富察氏还是一个好媳妇:对待公婆极尽孝道,每日问安行礼,侍奉周详,深受雍正皇帝和皇后的喜爱 。
网络配图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驾崩,乾隆继位,册封嫡福晋富察氏为皇后 。富察氏虽居中宫,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她却崇尚俭朴,从不铺张 。她所佩戴的饰物都是用绒草织的花;她每年敬献给皇帝的荷包也都是仿照满族人的习惯,用鹿羔皮制作的,以示永不忘本 。她的这种美德深受乾隆的敬重和赞赏 。富察氏母仪天下,深明大义,从不争风吃醋,还劝导皇帝雨露遍施;她主持后宫,处事公平,条理分明,仁慈宽厚,深受嫔妃、太监和宫女的敬重 。
富察氏对于自己的夫君乾隆皇帝更是倍加关心 。一次,乾隆患上了严重的疥疮,经多方医治才渐渐初愈,但御医一再叮嘱将养百日之后才能完全恢复 。皇后为了方便照顾皇上,就搬到了养心殿的外屋居住,精心服侍了乾隆一百多天,直到皇帝完全康复才搬回自己的寝宫 。皇后如此贤德,让乾隆对她既赞赏又信赖 。富察氏堪称是乾隆的贤内助 。可是,接下来的事,却给了这位皇后沉重的打击 。
雍正八年,富察氏和弘历的第一个儿子降生了,雍正为这个孙子赐名“永琏” 。永琏天生聪明贵重,气宇不凡,备受祖父母和父亲的疼爱 。弘历继位后,于乾隆元年将时年七岁的永琏密立为皇太子 。两年后,永琏竟因“偶患寒疾”而夭折了 。永琏死后,乾隆遂命人将密诏取出,追谥永琏为“端慧皇太子” 。永琏的早夭给了富察氏不小的打击 。不过还好,当时的她也只有27岁,正是青春鼎盛,生育能力最强的时候,再诞皇子不是没有希望 。皇后很快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七年后,富察氏又怀孕了 。十月怀胎,她顺利地诞下了一个皇子 。这位皇子在乾隆的诸子中排行第七,乾隆为这个儿子取名为“永琮”,意味着“承继宗社”,希望这位皇子在自己百年之后能够登上皇位 。永琮的诞生给了皇后一个极大的安慰 。只可惜,在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当全宫上下正在欢度除夕之时,永琮因患天花夭亡,当时他只有两岁 。永琮的死给了富察氏比上一次还大的打击:再过一会儿,她就是37岁的人了,在雨露普沾的后宫,她还有生育的可能吗?即使再生育,还能是皇子吗?她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不能自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