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放三百多死囚约定来秋自觉回朝堂领死( 二 )


网络配图
全文环环相扣 , 气势逼人 , 欧阳修由人之常情为论证的出发点 , 认为唐太宗纵囚之事 , 不合常情 , 有策划作秀之嫌 。“上头”的人料想囚犯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囚犯们料想“上头”一定赦免他们才再回来 , 因为这样便可使太宗享有贤君之大名 。上唱下和 , 共欺世人 , 不过如此 , 哪里有什么恩德诚信可言呢?
死囚们压对了宝 , 这批人全部得了“隆恩” , 免死了 。《新唐书·太宗本纪》载:“(六年)十二月辛未 , 虑囚 , 纵死罪者归其家 。(七年)九月 , 纵囚来归 , 皆赦之 。”《新唐书·刑法志》亦有关于此事的记载:“六年 , 亲录囚徒 , 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 , 纵之还家 , 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 , 囚皆诣朝堂 , 无后者 , 太宗嘉其诚信 , 悉原之 。”作为更为原始的史料 , 《旧唐书·太宗本纪》载:“亲录囚徒 , 归死罪者二百九十人于家 , 令明年秋末就刑 。其后应期毕至 , 诏悉原之 。”
其实 , 死囚在九个月内乖乖回归并没有潜逃实在是迫不得已 。清代大儒王夫之对此有过分析:
“(太宗之世) , 法令密而庐井定 , 民什伍以相保 , 宗族亲戚比闾而处 , 北不可以走胡 , 南不可以走粤 , 囚之纵者虽欲逋逸 , 抑谁为之渊薮者?……太宗阴授其来归则赦之旨于有司 , 使密谕所纵之囚 , 交相隐以相饰 , 传之天下与来世 , 或惊为盛治 , 或诧为非常 , 皆其君民上下密用之机械所笼致而如拾者也 。”从王夫之论证可见不是囚犯不想逃 , 他们是无处可逃 。这事如此大张旗鼓 , 说是无人监视 , 实则下面官员必然早就严阵以待了 。另外 , 如果真的逃走 , 亲戚朋友必受牵连 。如此布置 , 可谓“天网恢恢 , 疏而不漏” 。因此 , 王氏最后说:“古所未有者 , 必有妄也;人所争夸者 , 必其诈也 。”
网络配图
无论如何 , 太宗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英主 , 是没有问题的 。有意思的是太宗纵囚是有德明君的作为也好 , 是沽名钓誉作秀也罢 , 他并非第一个纵囚的君王 , 也不是最后一个 。在清儒赵翼的《陔余丛考》 , 其中有一篇叫《纵囚不始于唐太宗》 , 共举后汉、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正史和笔记所记官吏、皇帝纵囚之事共二十余条 , 其中皇帝纵囚的 , 还有元世祖忽必烈 。《世祖本纪》云:“至元十年五月 , 诏天下狱囚 , 除杀人者待报 , 其余概行疏放 , 限八月内如期自至大都 。后果如期至 , 遂赦之 , 共二十二人 。”相比唐太宗 , 元世祖忽必烈就小气多了 , 杀人者不纵 , 非死罪者 , 虽然都回来 , 赦免的也不过二十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