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济棠曾治粤八年陈济棠都有哪些主要成就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 陈济棠曾治粤八年 , 获得了令人注目的建立成就 , 是显赫的“南天王” 。但是 , 陈济棠又不是一个单纯的历史人物 , 有功有过 , 其中 , 迷信邪说就为世所诟病 。
迷信朱砂痣结姻缘
1918年冬天 , 在桂系林虎所部广东护国军第2军第2混成旅的黄任寰团当连长的有妇之夫陈济棠 , 遇上在部队驻地阳江儒洞圩18岁的有夫之妇莫秀英 。莫秀英见比本人大10岁的陈济棠“生得虎背熊腰 , 未来一定兴旺” , 判定本人假如与之分离 , 必得“一品夫人”的贵命 。
陈济棠也因莫秀英肚脐旁有一拇指大小的“朱砂痣” , 正好与本人的“一对其软如棉的朱砂掌”相匹配 。据其兄陈维周说 , 陈济棠的这副“朱砂掌” , 是“大贵之相” , 能主他“出路不可限量” 。陈济棠以为 , 若能与莫秀英成婚 , 那将是天生一对 , 莫秀英必能“相夫旺子” , 本人也定可“飞黄腾达” 。于是乎他们各背着原有配偶 , 结为夫妻 。
也巧 , 尔后的陈济棠果真“官运亨通” , 由连长而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 , 乃至第8路总指挥、集团军总司令等 。而莫秀英也生育7男4女 , 使陈家人丁兴隆 。为此 , 陈济棠对莫秀英感谢不尽;莫秀英也妻随夫贵 , 好不自鸣得意 , 不时向好友夸耀本人引为自得的脐旁朱砂痣 。
为求发迹五迁母坟
为了在政坛上更有建树 , 陈济棠依照其兄陈维周的阴阳胡诌 , 先在1932年将其父亲陈金益的骸骨迁葬于防城那良圩左近的稔猛山;1935年又将其祖父陈坪信的遗骨从望兴迁葬于滩散古森垌那巴村对面的小尖锋岭 。
最具戏剧性的 , 是陈济棠对其母亲遗骨的五次转移、迁葬 。陈济棠母坟本在家乡防城那良村 , 1932年 , 由于听信陈维周等人的风水说教 , 以为那良村坟地风水只能主陈家在“葬后一百年内出广东第一人” , 假如陈济棠想要享用“九五之尊” , 就必需将母坟从那良村迁转于其他更好的“福地” 。
为此 , 陈济棠派出10多名警卫人员跟随陈维周奔赴防城那良 , 将其母遗骨取运广州 , 暂厝于沙河颈 , 由7名警卫人员日夜看守达两年之久 , 直至1935年6月迁葬于听说能主陈济棠成为“真命天子”、取代蒋介石位置的花县芙蓉嶂“龙口正穴” 。
在此前不久 , 陈维周还特地看了蒋介石的“相”和奉化溪口蒋介石的祖坟风水 , 判定不出两年蒋介石必将势力不保 , 为陈济棠带来称王的机遇 。1936年5月 , 陈维周又应用胡汉民之死而奉召进京面见蒋介石的时机 , 再次打量了蒋介石的面相 , 并报答陈济棠说:“我此次入京 , 与蒋促膝而谈 , 认真观了蒋之气色 。蒋满脸倒霉 , 断难过廿五年(1936年) , 就是你将掌管党国大计的时分了!”
在这些封建迷信师爷的鼓动下 , 陈济棠与早就在寻机反蒋的桂系军阀白崇禧、李宗仁等人一拍即合 , 发起了“抗日”反蒋的“两广事故” 。荒唐人做荒唐事 , 愚不可及 , 失败无疑 。果真 , 为时不到40天 , 陈济棠就落荒逃港 , 其母的坟墓也惨遭盗劫 。万分狼狈的陈济棠 , 闻讯即派陈维周、陈济南兄弟回芙蓉嶂将尚存的母亲遗骨取运香港供奉;1941年冬香港陷落后 , 再由其担任防城中学校长的长子陈树坤专程来港 , 把遗骨护送回籍 , 暂置于其侄陈树雄家中 , 雇请专人早晚烧香祭拜 。由于上等的风水宝地难找 , 这一放就是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