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宓是什么人?秦宓人物生平简介

秦宓 , 字子敕 , 是四川德阳人 。年轻时就很有才学 , 州郡征召他 , 他总是称有病而不去 。曾经上书益州牧刘焉 , 举荐儒士任安 。
避不出仕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 , 刘璋任益州牧时 , 与秦宓同郡的王商为益州治中从事 , 他写信给秦宓说:“贫贱困苦 , 何时可以度完这样的人生!卞和抱玉向世人炫耀 , 你应该来一趟 , 与州牧见见面 。”秦宓则回信拒绝 。
后来王商为严君平、李弘建立祠庙 , 秦宓写信对他说:“我因疾病隐避世外 , 得悉你为严、李二君立祠 , 可谓是对同道之人的厚爱和勉励 。看严君的文章 , 冠绝天下 , 许由、伯夷的超俗操行 , 有如高山一样不可动摇 , 即使扬雄不加赞叹 , 同样名扬人间 。如果李仲元不遇上《法言》 , 他的名声必然湮没无闻 , 这是因为他的文章缺乏斑斓的文采 , 可以说他是一个攀龙附凤靠他人而得名的人 。而扬子云潜心著书立说 , 有益于世 , 出污泥而不染 , 行动以圣人为师 , 今日天下之人 , 仍在诵读他的文章 。国家有这样的人 , 足以向四方夸耀 , 奇怪的是您颠倒本末 , 反不为他建造祠堂 。蜀地本来就缺少学士文人 , 文翁遣派司马相如前往东方学习七经 , 回蜀地教化官民 , 于是蜀的文化学术才比肩齐、鲁 。故此《地理志》说:‘文翁倡行教化 , 司马相如为其师 。’汉室得才士 , 那时最为繁盛;董仲舒之类 , 不明封禅之礼 , 司马相如制定了封禅的礼仪 。能制礼作乐 , 移风易俗 , 难道不是以礼仪节度人们行为规范而补益社会吗?虽说他有卓王孙一事拖累 , 但就像孔子推崇齐桓公的霸业 , 公羊高赞美叔术的谦让 , 我也为司马相如的教化叫好 , 认为应当为他建祠 , 并赶快撰定铭文 。”
当初 , 李权曾向秦宓借《战国策》看 , 秦宓说:“战国合纵连横攻战不已 , 读它有何用?”李权说:“孔子、严君平 , 汇聚众书 , 写成《春秋》、《老子指归》 , 所以海以汇合百川为阔大 , 君子以广博闻见为宏大 。”秦宓答复说:“书籍除正史和周朝文献外 , 仲尼一概不采收;道法除崇尚虚无自然外 , 君平一律不推演 。大海因接受泥沙而淤积 , 每年都要荡涤清除;君子固然要广博见闻 , 但不符礼仪则不以观看 。这《战国策》反复记载阐明张仪、苏秦的谋略权术 , 杀人而让自己生存 , 害人来保护自己 , 这是圣贤经典所憎恶的东西 。故此孔子发愤作《春秋》 , 以堂堂正正地阐述圣贤大道 , 又制定《孝经》 , 广泛地宣扬仁义道德 。防微杜渐 , 抑恶于萌 , 所以老子主张要在祸患发生之前就把它消除于萌动状态之中 , 的确如此啊!商汤是位大圣人 , 因为看到郊野之鱼就发生了沉溺打猎的过失;鲁定公本是一位贤君 , 因观看美女歌舞就荒废了朝政 , 诸如此类的人和事 , 数不胜数 。道家道法有言:‘不可见那你想得到的东西 , 免得你的思想受到惑乱 。’因此天地纯正守一 , 日月正而光明 , 其光正直有如箭矢 , 这正是君子所应效仿的 。《洪范》记载灾异 , 往往由人的言行声貌引发 , 与《战国策》中奸诈权谋有何相干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