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墓出土青龙偃月刀是假的宋代才有了偃月刀

早先 , 有人传言关羽墓出土了青龙偃月刀 , 引起国内网友轰动 , 不过事实证明 , 这个消息是假的 , 关羽墓里根本没有青龙偃月刀 , 而且 , 考古人员和一些古学专家也明确的表示 , 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 , 因为在真正的历史中 , 关羽所用的 , 并非是青龙偃月刀 。
关羽墓出土青龙偃月刀是假的:
关于使用青龙偃月刀是小说中杜撰的 , 宋代才有了偃月刀 。
网络配图
根据考古研究发现 , 其实偃月刀到宋代才出现 , 也叫“掩月刀” , 偃月 , 即半月的意思 。宋代《武经总要》中就有这种刀的绘图 。这种宽刃大刀的制造工艺在三国时还不成熟 , 很难造出 。三国时的刀为窄而直的刀 , 长度在1米左右 , 东吴的刀长60多厘米 , 蜀国的刀则长1.2米以上 , 有坚厚的刀背和单侧刃 , 不再有锐利尖锋 , 而且一般都有环首 , 环首上的布条缠在手腕上 , 可以防止格杀时刀从手中脱落 。
宋代的长柄大刀形制多样 , 有掉刀、屈刀、笔刀、眉尖刀、戟刀、偃月刀等五花八门的名称和样式 。
关羽的三个墓分别在什么地方?
关羽退走麦城后 , 为孙权部将潘璋、吕蒙杀害 。孙权将关羽首级献给当时在洛阳的曹操 , 曹操敬重关羽忠义 , 刻沉香木续为躯 , 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于洛阳 。在洛阳 , 葬关羽首级之冢称为关林 , 中国古代只有圣人的葬地才能称为“林” , 如孔林、孟林等 。洛阳关林占地130余亩 , 位于洛阳市南7公里 , 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筑群 。
此外 , 在湖北当阳 , 有葬关羽身躯之冢 , 称为陵 , 而古代帝王墓才能称为陵 。山西解县修建了葬其魂之冢 , 在四川成都也修建了葬其衣冠之冢 。首、身、魂、衣冠冢俱全 , 在中国墓葬史上实属罕见 。
网络配图
关陵 , 坐落在当阳城西2.5公里处 。陵庙坐西朝东 , 面临沮水 , 与景山遥遥相望 。宋代以前 , 关羽古墓只是一座林木掩隐的土丘 , 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 , 襄阳太守王铢对关羽墓培土加封 , 并“始建祭亭 , 环以垣墙 , 树以松柏” 。元代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 , 玉泉寺主持僧慧珍 , 派僧人到关羽墓地 , 修葺山门 , 看管陵墓 。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 , 当阳知县黄恕上书朝廷 , 请为关羽墓地建庙 。得宪宗恩准 , 才大兴土木 , 形成庙院 , 建筑群体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 , 目前占地达98亩 。
千古一将——关羽 “头枕洛阳 , 身卧当阳 , 魂归山西” 。这位故乡河东解州的千古名将 , 年轻时就急公好义 , 扶危济困 , 因杀死侮辱民女的县尹而亡命天涯 。从此 , “桃园三结义”——与刘备、张飞结义起事 , “三人寝则同床 , 恩若兄弟”;“降汉不降曹”——刘备谋诛曹操不成 , 兵败投奔袁绍 , 被曹操俘虏的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诛颜良 , 斩文丑”——为报曹操知遇之恩 , 助曹操解白马之围;“过五关斩六将”——得知刘备下落 , 不畏艰险前去寻找;“火烧赤壁”——关羽率一万水军在此战中立下重大功勋;“水淹七军”——关羽率军攻打樊城 , 活捉于禁 , 力斩庞德 , “威震华夏”;“败走麦城”——一孙权派人抄关羽后路 , 关羽兵败麦城 , 壮别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