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时期同治帝早死系慈禧性教育失败所致?

红潮导语:慈禧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多大的时候获得了性知识 , 也不知道他多大的时候发生了性关系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 同治帝的发育很早 。
慈禧完全不顾及一个小孩的心理承受能力 , 她一贯的好胜心和主宰欲 , 使得她从一开始就给予这个孩童以巨大的学习压力 , 她让小皇帝学习的目的十分明确:
“帝王之学不在章句训诂 , 惟冀首端蒙养 , 懋厥身修 , 务于一言一动 , 以及天下民物之颐 , 古今治乱之原 , 均讲明切研 , 悉归笃实 。庶几辅成令德 , 措正施行 , 宏济艰难 , 克光大业 。”
慈禧如此严厉和高标准地要求小皇帝学习 , 无情地剥夺了本应属于孩子那份自由的空间和时间 , 小皇帝在无法自主之间就承担起他力所不能的重负 。而他是什么样的表现呢?
同治四年(1865)末 , 翁同龢继父任做皇帝的师傅 , 他在日记里记载了小皇帝每日学习的情况:同治帝《御制诗文集》同治五年正月初九日:“是日读书(皇帝)微倦 , 略有戏 。”——这天 , 皇帝读书时有点倦怠 , 略有嬉闹 。
网络配图
正月二十八日:“上至书斋 , 时刻仍如昨 , 是日精神不聚 。”——皇帝到书斋学习的时间和昨日相同 , 今天注意力不集中 。
二月二十五日:“卯正(晨六时)上至 。是日多戏言 。龢与诸公(师傅们)急切谏 , 读当勤 。”——早晨六时皇上到 。是日皇上学习多戏言 。我与各位师傅急切劝谏 , 读书应当勤奋 。
从翁同龢日记所记载的小皇帝学习的片段中 , 我们可以看到 , 小皇帝学习不在状态 。倦怠、嬉戏、注意力不集中是小皇帝学习中的普遍现象 。翁同龢做帝师时 , 小皇帝也不过十岁左右 , 可我们知道 , 他每日都需“天未明即起” , 与母亲慈禧一同早朝 , 召见或引见大臣 , 虽然不参与其中任何事情 , 但他也必须如同木偶一样端坐在那里 。然后清晨六点就来到书斋学习 , 在昏暗的灯光下 , 书斋里寂静无声 , 小皇帝读书需要到中午 。对于孩童来说 , 他一身兼有皇帝、学生、儿子三个角色 , 每个角色都要做好 , 每个角色都不能偏废 , 对于一个正处于成长和发育中的幼童来说 , 无疑是缺少人性而且是相当残忍的 。
载淳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 , 他在没有竞争却缺少关爱的环境里逐渐成长 , 虽然日日学习 , 可他的学业鲜有进步 。直到他十六岁的时候 , 连皇帝每日需要批阅的奏折 , 仍然“读折不成句” 。面对小皇帝不成器的状态 , 慈禧心急如焚 , 她常常督促师傅们:“设法劝讲 , 不可再耽搁 。”面对母亲的严厉督促 , 同治帝并没有从此振作起来 , 他在每日的功课里没有获得乐趣 , 与慈禧期望的相反 , 处于青春期的他 , 开始在纵情声色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 并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
慈禧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多大的时候获得了性知识 , 也不知道他多大的时候发生了性关系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 同治帝的发育很早 。因为满族、蒙古族男女一向有早婚的习俗 。皇帝选秀 , 女孩儿的年龄要在十三至十七岁间 , 十七岁就是上限了 , 十三岁左右的孩子结婚是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 。孝庄皇太后嫁给皇太极时 , 也只有十三岁 。女孩如此 , 男孩娶妻的年龄也不会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