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middo;贝克特有着怎样的写作特点?他的风格是怎样的

贝克特一生的创作经历 , 以1952年话剧《等待戈多》的上演为标志而被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主要创作小说 , 而后期则主要写剧本 。尽管如此 , 贝克特的文学风格却始终没有很大变化 , 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远离现实主义传统的道路 。
【塞缪尔middo;贝克特有着怎样的写作特点?他的风格是怎样的】早年的贝克特深受意识流文学的影响 。他对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恶痛绝 。他曾指责当时的读者只愿意“不费劲地”阅读“形式与内容严格分离”的作品 , 而不愿意接受像乔伊斯小说那种“直接表述的”作品 。
因此 , 在贝克特早期的小说创作中 , 他绝少涉及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具体的社会问题 , 而是致力于揭示人类生存的困惑、焦虑、孤独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们丧失自主意识后的悲哀 。他喜欢用一些生活的碎片和幻象来负载哲学思想 。他的小说没有连贯的情节和动人的故事 , 其晦涩程度和当时勃兴的意识流小说并无差别 。
小说
贝克特在小说和戏剧上追求新表现形式的先锋 , 继承了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卡夫卡的文学传统 , 而他早年的戏剧作品则受益于十八世纪九十年代的法国文学和埃尔弗特·吉尔瑞的《乌布·诺伊》 。贝克特的小说在结构上独树一帜 。他的小说大多采用一种环形封闭的结构 , 情节不断繁衍而又不断消解 。主要情节被不断打结和扯断 , 直至被叙事彻底解构 。总体来看 , 贝克特的小说创作取得了一些成就 。可是由于语言和结构实验走得过于极端 , 使得他的作品成为很难解读的私人写作 。
戏剧
荒诞派
荒诞派戏剧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荒诞文学”的发展 。这一流派被认为战后西方社会思想意识通过舞台艺术的最有代表性的反映 。荒诞最有概括性的含义是:人与世界处于一种敌对状态 , 人的存在方式是荒诞的 , 人被一种无可名状的异己力量所左右 , 他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 , 人与人、人与世界无法沟通 , 人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上存在着 。这种“荒诞”观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带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 。
贝克特在他的剧作里塑造的人物都是些病态、丑恶的流浪汉、瘪三、残废者、老人 。从《等待戈多》中的流浪汉 , 《最后一局》中的4个残废人 , 汉姆和他的缩在垃圾桶里不时探头出来觅食的双亲 , 到《美好的日子》里埋在沙土中的老妇温尼 , 都是些丧失“自我”、徒具人形的人 。一方面呼号“自我”的不存在 , 一方面又在探索寻找“自我” 。他在剧作中一再表现的另一个基本命题 , 即人在死亡面前束手无策 , 人生荒诞绝望 , 只能无可奈何地走向死亡 。尤内斯库的剧作描述了现实的荒诞、人格的消失、人生的空虚和人的存在无希望无意义 。阿达莫夫剧作中的人物几乎全是还原为人的原型的人 , 旨在揭示物质文明的残酷而又冷漠无情 。热内的剧作最突出的特点是美化罪恶 , 使邪恶成为美德 , 视黑暗为光明的化身 , 把地狱变为天堂 。他笔下的人物全是正常社会之外的人 , 并表明人世间现存的一切都是梦幻和骗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