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农middo;史密斯是谁?美国经济学家弗农middo;史密斯生平简介

弗农·史密斯 , 实验经济学之父 ,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 。1927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威奇托 , 1955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 现拥有普度大学、马萨诸塞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头衔 。自2001年起 , 史密斯担任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和法律教授 。他是该学校第二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教授 。1986年该大学的詹姆斯·布坎南因公共选择理论获奖 。
史密斯因实验经济学的开创性研究贡献而获得2002年的另一半诺贝尔经济学奖金 , 他建立了用于经验经济分析尤其是可变换市场机制的工具——实验室测试方法 。
传统上 , 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作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 , 长期以来经济学被普遍视为一种依赖于实际观察的经验科学 , 或者是建立在演绎、推理方法基础之上的思辩性哲学 , 而不是在可控实验室中进行检测的实验性科学 。然而 , 现在 , 经济学研究越来越重视修正和测试基础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 , 并越来越依赖于在实验室里而不是从实地获得的数据 。
这种研究源于两个截然不同但目前正在相互融合的领域:一个是用认知心理学分析方法研究人类的判断和决策行为的 , 另一个是通过实验室实验来测试或检验根据经济学理论而作出预测的未知或不确定性领域 。
1948年哈佛大学的张伯伦教授在课堂上通过对被实验者(学生)指定价值和成本参数 , 建立需求与供给曲线 , 进行对市场机制的检验 , 但他本人当时并未意识到这是经济学一个分支学科产生的开端 。应该说实验经济学的产生是与博弈论联系在一起的 , 50年代初兰德公司的数学家与心理学家对处于雏形的博弈论进行实验 。
几年后作为研究生的弗农·史密斯对张伯伦的实验方法有所涉及 , 以后当他在普度大学任教时开始进行应用尝试和改进 , 这种被称为“双向式拍卖”的集中式市场机制 , 较好地接近于用于现代金融和商品市场的交易体制 。
弗农·史密斯有关实验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是1962年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期刊》上的“竞争性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 , 1965年又在该刊发表“实验性拍卖市场与瓦尔拉斯假定” , 从而奠定其实验经济学开创者的地位 。
1971年史密斯与同事和好友一同钓鱼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 , 他们认识到实验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经济学 , 而且还可应用于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经济学和政治学等诸多领域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 , 实验经济学方法仍无法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同 。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曾引发一场经济学家与心理学家之间的芝加哥大论战 , 论战的核心是有关优化和均衡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 , 主要参与者有肯尼思·阿罗、丹尼尔·卡纳曼、查尔斯·普劳特、赫伯特·西蒙、理查德·泰勒、理查德·泽克豪泽等人 。
实验经济学所涉及的实验设计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来支持或反驳经济模型和理论的预测能力 。这些实验也已经被用来与博弈论的方法(即纳什均衡)进行比较 , 解释经济决策者(实验中的研究对象)的行为 。比如说博弈论表明纳什均衡对于自愿贡献的公共物品所提供的方案是等待“搭便车” , 因此不要为公共物品进行奉献 。而实验经济学家则允许经济学家判定这一均衡是否与人类行为相一致 , 最后经济实验还被设计成能够测试经济模型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假定的方法 。参与研究的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个经济模型或博弈模型 , 并且利用见习船员扮演代理人的角色来设计一个实验 。这些实验结果将要进行分析 , 通常采用统计方法 , 并且要与理论模型所预测的结果(或假定)进行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