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不立这句话出自哪里,“失信不立”这句话的故事

谈谈你对人无信不立,修身立本,这句话的理解

失信不立这句话出自哪里,“失信不立”这句话的故事

文章插图
先说一下个人的理解:
【失信不立这句话出自哪里,“失信不立”这句话的故事】一、做人要讲信用才能成为有用的人,讲信用别人才会信服你,才会帮助你,你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如果你不讲信用,别人就会渐渐远离你,你就不能成就大事业 。这里涉及到大利益与小利益关系,不讲信用的人可能会得到一时的利益,但却失去了人心,讲信用的人可能会损失一时的利益,但却得到了人心 。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古来成就大事的人莫不先立信与人,而后能成其大 。
二、 国家只有取信于民,人民才会为国家着想,国家才可能长治久安;如果国家失信于民,人民就会对国家失去信心,只顾着自己的利益,长此以往民风就会变乱,最终必定导致国家衰落,甚至灭亡 。
“国无信则衰”也可以理解为和人无信不立一样的意思 。
如果是政治题那应该先简单的说一下这两句话的意思(个人认为多数是1.和2.2的意思,不大可能是2.1的意思 。),然后写: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讲信用,守约定,做人做事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 。
“失信不立”这句话的故事
失信不立这句话出自哪里,“失信不立”这句话的故事

文章插图
失信不立
意思是: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引申为无法立足于社会,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 。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大意是不讲信用就无法立身立国 。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之间攻城掠地,战乱频仍 。齐国和晋国及其盟国关系一直不好,齐晋两国多次交战 。齐庄公即位后,曾与晋国讲和,几次会盟修好,于鲁襄公二十一年签订了盟约 。
次年晋国大夫栾盈动叛乱,失败后,逃到齐国 。齐庄公竟然收留了他 。晏婴进谏说:“小国和大国相处,是要讲信用的,我们曾答应听命于晋,失信不立 。”
齐庄公不听劝谏,后来又趁晋国丧乱,贸然出击,以致内忧外患,终于被近臣杀死 。
这就是“失信不立”的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