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究竟因何失误连续五次北伐失败?

为中兴刘氏、再造炎汉,诸葛亮连续五次北伐 。可惜大势在魏,即使诸葛亮是天下英才也没有办法扭转大局 。只能用主动进攻代替消极防守,借此延续国祚 。
【诸葛亮究竟因何失误连续五次北伐失败?】北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战略、战术都有问题 。
荆州,东汉十三州里人口最多,有六百多万 。其中,南阳一郡就有二百四十万,几乎等于关中加洛阳 。南阳郡治宛城商业发达,王莽时期就已经闻名天下 。除此之外,荆州控遏巴蜀、联系吴越,是南方第一等要地 。
河北地区临海靠山、土地广阔、人烟密集,发展潜力极大 。刘秀起家于河北、定都在洛阳,使得这里得到充分开发 。即便汉末屡遭战乱,河北地区的恢复速度依然比其他地方快 。河北以冀州为核心,是整个天下土地最肥沃的地方 。袁氏集团以这里为大本营,曹操更是把自己的封国放在这里 。
网络配图
关中,内有秦川沃土,外有四塞险要,加上对华北高屋建瓴 。因此,一直都是帝王基业 。周天子借此成为天下共主,秦国以此对抗东方六国,刘邦凭借这里统一天下 。
诸葛亮在战略上的失误就是为了“联吴抗魏”而放弃荆州 。这意味着北伐远离曹魏腹心,意味着战争变成拉锯 。
从荆州出兵,能对曹魏腹心构成直接威胁 。荆州与中原之间只隔着一个南阳盆地 。而且物资转运方便,不仅一路平原,还可以利用汉水 。此外,还可以掌握战争主动权,既可以进攻洛阳,也可以威胁关中 。
出汉中远不如出荆州方便 。东汉末年,关西总人口不足百万,粮食物资需要关东转运 。所以,即使占领这里,也只能取得地利,支撑不了诸葛亮统一 。为什么曹操宁可死磕孙刘,也不愿完全统一北方,就是不想把资源浪费在这里 。
要从荆州出兵,与东吴的关系绕不过去 。荆州在扬州上游,东吴方面没有险要可以依托 。所以,不论怎么分割,孙权都不可能接受 。
这种情况下,蜀汉想要保留荆州,更加需要占领南阳 。南阳盆地与东汉中接壤、在长江以北、自成一体,只要防守宛城、襄阳,就可以同时阻挡曹孙 。
网络配图
兵法上强调,正面交战来稳定局势,出奇兵来取得胜利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都符合这一原则 。如果完全没有风险,那就不是战争了 。
诸葛亮在战术上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保守 。焦点集中在魏延的“子午谷”谋划 。
诸葛亮首次北伐对曹魏造成的威胁仅次于关羽襄樊之战 。当时,蜀汉南中六郡叛乱,兵力被牵制在南方,与孙权的关系也没有修复,曹魏放心将主力调去东线 。诸葛亮偏偏就在平定南中后出兵关中,于是形势大好 。
这时争议出现了,魏延主张走子午道、直扑长安,诸葛亮坚持先取陇右再谋关中 。仔细考量一下,魏延是豪赌,诸葛亮是持重 。
关中东西狭长、南北缺乏纵深、险要全在外围,因此,只要长安失守,其他地方就能不战而下 。汉中与关中之间有四条道路,子午道离长安最近 。但是,魏延的谋划太险,只要任何一个步骤出错,五千精兵就会被葬送 。
网络配图
陇右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对关中居高临下 。占据这里,就能对关中构成致命威胁 。西汉末年的隗嚣,隋朝末年的薛举,都是借助地利与制霸一方 。不过,正是因为威胁太大,刘秀、李渊都是不惜一切代价打下去,最终平定陇右 。
魏延谋划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方便抢占潼关 。东汉末年,潼关取得函谷关,成为关东、关西的分界,并且更加险峻 。前有曹操借此遏制关西群雄,后有金国以此阻挡蒙古铁骑 。即使诸葛亮攻占陇右、杀入关中,依然会被阻挡在潼关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