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中最恐怖的机关一触发必丧命

古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坟墓都会用上怎样的机关呢?是否如电视剧中那样 , 会射出毒箭?放下断龙石?或者还来个神奇的守墓兽?一起看看考古学家的发现吧 。
网络配图
一、机弩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 , 人们就开始在墓穴中设置一些主动防卫的设施 , 既起到射杀盗墓者的目的 , 又能杀一儆百 , 吓唬有盗墓企图的人 。据了解 , 秦始皇在防止盗墓方面也苦费心机 。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 , 据说有空前复杂的形式:“令匠作机弩矢 , 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 机相灌输 。”考古学家认为 , 以机发之矢射杀盗掘者的方式 , 应当说是集中体现了当时最高水准的机械设计思想与机械制作技术 。
【古墓中最恐怖的机关一触发必丧命】二、在墓顶放置容易溃坍的巨石 。这些隐藏的巨石能将试图进入的盗墓者砸成肉酱 。春秋晚期的太原晋国赵卿墓 , 墓圹的四角 , 每隔深1米左右 , 各放置着一块重约50公斤的大石头 ,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贴近椁室上部的填土 。这些石块 , 显然是填墓时有意放置的 。考古工作者判断 , 其作用 , 在于积石非常容易溃坍 , 使盗墓者难以进入 。曾有许多盗墓者丧生于积石之中 。
三、流沙防盗 。在古墓中确有流沙存在 。河南省上蔡县的郭庄楚墓就采用了这种奇特的防盗术 。它采用积沙积石的方法 , 当盗墓者挖洞挖到积沙层 , 沙子会流到洞里 , 沙子流动会带动石头塌方 , 沙层中精心埋藏积石、最小的仅3公斤 , 最大的165公斤 。
网络配图
这些隐藏在流沙中的石块形状不一 , 边角十分锋利 , 而且石块放置的位置也是精心设计的 , 大致可分为乱石层、蒙顶石层、贴顶石层、拦腰石层和卧底石层 , 可以防止盗贼从不同的部位进入 。墓室顶层倒塌以后 , 大量沙石堆积在棺内 , 有效地防止了被盗 。
四、墓中置“水银池” 。此外 , 在墓中置“水银池” , 用水银挥发的气体毒杀盗墓者 , 是一种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反盗墓的典型史例 。古代的司马迁关于秦始皇陵地宫储有大量水银的记载 , 除了史籍记载之外 , 在秦汉时期就有人通过盗墓实践而确实发现 。如今 , 这个事实已经被考古学者和地质学者用新的地球化学探矿方法所证实 。考古学家认为 , 地宫中大量储注水银 , 或许也有以剧毒汞蒸气杀死盗掘者的动机 。以当时人对于水银化学特性的认识而言 , 不会没有注意到汞中毒的现象 , 而利用水银的这一特性用于防盗设计 , 也是很自然的 。
五、连环翻板 。连环翻板 , 即在墓道中设置的陷坑 , 坑下分布长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 。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 , 木板中间有轴 , 下缀一相同重量的小型物体 , 呈天平秤状 , 板上有掩盖物 。民国年间 , 山东青州一带农民在垦田时 , 于云门山发现一大 。
网络配图
六、铁索吊石 。与连环翻板功能类似的 , 是铁索吊石 。主要是在墓道顶和墙壁隐蔽处固定若干金属滑轮 , 利用滑轮将巨石吊起 , 悬于顶端 。墓道地下铺木质跷板 , 索链由石板而下 , 通过滑轮以隐蔽的方式连接跷板 , 中间有挂钩和脱钩相接 , 遇外力压迫可自动脱落 。一切完毕后 , 施以伪装 , 外人不知其诈 。若有盗墓者进得门来 , 踏中跷板条 , 外力作用迫使绷紧的索链某处挂钩脱落 , 如同打井的轱辘突然放松 , 悬空的巨石疾速落下 , 将躲闪不及的盗墓者拍成肉饼 。冢 , 墓道之中就发现了带轴的翻板 , 板下有坑 , 坑中密布利刃 。当时坑中积水甚多 , 待把水抽干 , 发现有两个人骨架一仰一趴倒毙于利刃之中 , 身边有铁锹、锤子、绳索等工具 , 显然是盗墓者所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