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綝三国时期孙吴宗室生平简介,孙綝为何死后被改名?

孙綝是三国时期东吴的皇族宗室 。孙坚弟弟孙静的曾孙,与东吴权臣孙峻为同一祖父的从兄弟 。
太平元年(256年),孙峻在率军北伐曹魏途中过世,将后事托付给年仅26岁的偏将军孙綝 。朝廷任命孙綝为侍中兼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受命代理主持朝政,接替孙峻掌控了东吴最高的权力 。此前,孙峻的专政及恶行已经引起东吴豪族势力的不满,他们不愿意再看到孙峻之后又出现皇亲宗室继续垄断朝廷大权的局面,以骠骑将军吕据为代表的北伐前线诸将于是联名上书推荐滕胤为丞相,希望以此分割孙綝的权力,防止他擅权专政 。但孙綝巧妙地改任命滕胤为大司马,且要求他去代替不久前逝世的吕岱镇守武昌,希望以此让他远离朝廷 。
吕据等知道后大为不满,于是从北伐前线率军返回建业,派人通知滕胤,密谋推翻孙綝 。孙綝知道之后,一方面派遣从兄右将军孙虑(一说为孙宪)率领驻守都城的军队在江都抵御吕据大军,又以皇帝的名义下诏让投靠东吴的曹魏叛将文钦、刘纂、唐咨等人攻击吕据 。另一方面派遗侍中左将军华融、中书丞丁晏前往要求滕胤立刻出发捉拿吕据 。滕胤见状,自知已经泄密,于是立刻拥兵自卫,并向典军杨崇及将军孙咨表示孙綝谋反作乱,逼华融等人作书驳斥孙綝 。孙綝则上表宣称滕胤叛乱,派将军刘丞率骑兵围困滕胤 。滕胤逼迫华融等人矫诏发兵,华融等因不从而被杀 。
不久后吕据兵败自尽,但滕胤并不知情,以为吕据会依期进军与他会合,因此面色不变,谈笑如常 。有部下劝说滕胤引兵至皇宫的苍龙门,不明原委的禁军将士见到滕胤后,必然离开孙綝而听从滕胤的调遣,那时则可进驻皇宫,以皇帝的名义下诏诛杀孙綝 。当时已至半夜,滕胤不敢举兵包围皇宫,又仗着与吕据会依约前来支援,于是命令部下继续坚守 。到了早上,孙綝剿灭吕据后回师大举进攻且最终杀了滕胤 。其后下令诛灭了滕胤、吕据的三族 。
假节驻守夏口的镇军将军孙壹是吕据、滕胤的妻兄,而且其弟孙封又因为参与密谋后失败自杀 。孙綝于是派遣镇南将军朱异偷袭孙壹,迫使孙壹率部曲千余口逃奔曹魏 。
此役后,孙綝暂时控制住了局面,继而迁为大将军,受封为永宁侯 。从兄孙虑在孙峻执政时很受厚待,在帮助孙綝平定吕据等人的发难后,得到的待遇反而比孙峻时少,于是很不满,与将军王惇共谋杀害孙綝 。孙綝发觉后杀掉了王惇,孙虑被迫服药自杀 。
大失人心
太平二年(257年),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因反对司马氏专权,在寿春举兵叛变,又杀扬州刺史乐綝,派吴纲领儿子诸葛靓和牙门子弟到东吴请降,要求派援兵相助 。东吴遂派遣文钦、唐咨与全端、全怿等人带领三万人先行赶往救援 。魏镇南将军王基围困寿春,但文钦等成功突围入城与诸葛诞会合 。曹魏于是集中了朝内外二十余万大军彻底将寿春围困得水泄不通 。
东吴于是任命朱异为假节大都督,率领三万人屯居安丰 。曹魏兖州刺史州泰率军与朱异交战,朱异大败,死伤二千人 。孙綝亲率大军进屯镬里,又派遣朱异率领丁奉、黎斐等人的五万军队攻打曹魏 。当时朱异屯于黎浆,遣将军任度、张震等募勇敢六千人,在屯西六里处搭建浮桥夜渡淮河,准备修筑半月形的营垒,曹魏监军石苞及州泰发现后将吴军击破 。朱异又制造攻城武器车箱围逼五木城,再次大败而归 。与此同时魏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从小路奇袭吴军屯放辎重所在地都陆,焚毁了朱异军队全部的军备粮草 。
孙綝又再派兵三万命令朱异与魏军死战,朱异不从,孙綝大怒,要求朱异前往相见 。此时,跟 随朱异军中征战的柴桑督、奋威将军陆抗制止他去见孙綝,朱异于是说道:“子通,家人耳,当何所疑乎!”遂坚持前往 。孙綝见到朱异后,马上让力士将其从座位上抓起来 。朱异道:“我吴国忠臣,有何罪乎?”但孙綝还是下令处死了朱异,而改派弟弟孙恩虚张声势前往救援,自己则退回建业 。寿春城中听闻孙綝退兵,军心不稳,文钦等多次试图突围未果 。诸葛诞部将蒋班和焦彝出城投降,不久后吴将全怿和全端等人见援兵已绝,也率所部数千人出降 。次年春,寿春沦陷,诸葛诞突围途中被杀 。孙綝没有成功拯救诸葛诞,却将吴国的重要将领朱异杀死,因此一时之间朝野对他都愤恨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