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中国争取到了什么?开罗会议全方面解析( 二 )


蒋介石总结:开罗会议“政治收获第一,军事次之,经济又次之”
在开罗会议上,蒋介石数次同罗斯福、丘吉尔洽谈,在名义上实现了以上大多数目标 。蒋介石在日记中兴奋地说,开罗会议“以政治之收获为第一,军事次之,经济又次之,然皆获得相当成就 。”“开罗会议公报如期发表,军民精神为之一振,此乃为国家百年来外交之最大成功,又为胜利重要之保障,是卅年苦斗之初效也 。”
具体而言:
中国在开罗会议上获得的最大成果,无疑是明确了日本战败后,归还中国领土的问题 。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顺利,在英方修改的《开罗宣言》中,要求将“日本由中国攫去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与澎湖列岛”后的“当然应归还中国”改为“当然必须由日本放弃” 。王宠惠代表中国据理力争,并获得美国支持,才让英国的修改提议没有成功 。当时罗斯福总统对远东问题的细节远不如中国方面的细微,而英国则是出于战略眼光,本想在英国修正案中落下伏笔,阻挡台湾回归中国,终因蒋介石拉拢罗斯福共同反对而作罢 。但由于英国的力阻,还是使“归还香港”没能被写入《开罗宣言》 。宣言中其他有关中国领土的内容,后来也因《雅尔塔密约》而大打折扣 。
对战后日本的各项安排,大都满足了中国的要求 。关于对华赔偿,蒋介石提出可以将日本大部分的工业设备、军舰、商船、车辆等转交中国,罗斯福表示同意 。关于军事占领,罗斯福希望让中国军队为主体占领日本,但蒋介石以实力不足为由,“言此应由美国主持,如需要中国派兵协助亦可 。”他揣测罗斯福“此其有深意存也”,所以在驻军问题上“亦未便明白表示可否也” 。对于日本控制下的朝鲜、越南、泰国,则如中国所愿,允许或保证它们在战后的独立 。这几点在战后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 。
蒋介石最关心的缅甸战事问题,则未能兑现 。反攻缅甸对中国极为重要,早在1943年1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就制定了中美英于11月发动收复缅甸战役的计划,但被美英一拖再拖 。开罗会议上,罗斯福力图说服中国陆军和英国海军夹击缅甸日军 。蒋介石不愿看到中国陆军在缅北冒险,要求盟国陆海空三军一同出兵缅甸;丘吉尔更把战略重心置于欧洲,无意在缅甸打击日军 。最后,罗斯福不顾丘吉尔反对,向蒋介石承诺,盟国将于1944年3月在孟加拉湾实施两栖作战,协助收复缅甸 。罗斯福同时表示,“在将来的某个时间,武装和装备九十个中国师” 。然而,德黑兰会议后,英国以要全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为借口,迫使美国让步,取消了反攻缅甸计划 。中国远征军在1944年4月入缅时,并没有盟军的两栖配合,《开罗宣言》中“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会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一句变得名不副实 。
有关美国对华经济援助问题,先由宋美龄面见罗斯福,“会商十亿美元供款计划,罗斯福氏表示对我经济危急情形,至为了解,当即面允借助” 。下午,蒋介石与罗斯福又谈及中国战后经济重建,需要美国的贷款及各种技术援助,并“对其允予设法借款,面致谢意” 。然而这对中国稳定战时金融极为重要的10亿美元,一直未能兑现 。
略言之,在开罗会议上,中国作为“四强”之一的政治地位得到强化,国际地位空前提升 。至于所获得的具体承诺,其兑现与否,则与此后二战的战事走向有直接关系 。
【蒋介石为中国争取到了什么?开罗会议全方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