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舞姬是貂蝉,那第二你可知是谁?

提起曹操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提起来莺儿不知道是毫不奇怪的 。
从戏剧到小说《三国演义》都把曹操描绘成一个白脸奸臣,阴险多疑、手段毒辣 。历史上的曹操却确确实实是个文武全才 。在汉献帝无依无靠,到处流浪的时候,是他独具慧眼将汉献帝迎到许昌“挟天子认令诸侯 。”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在汉末乱离,生民涂炭的情况下,是他召募流民,提供工具,实行屯田,使黄河流域的生产得到恢复;他破除门第观念,唯才是举,他手下大将许褚、典韦、曹洪都出身贫寒 。这些人却使他的势力迅速发展 。官渡之战,他亲冒失石,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惜乎他败于赤壁之战,遂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文学上,曹操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其中每一个中学生就必须读他两篇文章:《龟虽寿》、《观苍海》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热爱人生的态度;《观苍海》体现出一种包罗天地宇宙的雄心,所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千年以后的毛泽东来到这里,产生同样的心境,与曹操呼应:“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当然作为一个乱世英雄,曹操他不可能不为权力而斗争,为此杀皇后鸩皇子 。但终其一生,他毕竟没有称帝,正如他自己所说,要不是他出来的话,真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皇 。更何况人们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又何必对曹操多加指责呢?毛泽东讲:对曹操不能“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现在让我们通过来莺儿看看曹操的另一个方面 。
来莺儿在东汉帝都洛阳是个色艺俱佳的名歌舞妓,照现在的说法是著名的歌星兼舞蹈家 。过着:“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日子 。来莺儿生性孤高雅洁,在台上和台下表现出两种迥然不同的面貌 。台上,她热情奔放,能使她的听众和观众近乎疯狂;台下,沉默寡言,又使得想一亲芳泽的人,不得不偃旗息鼓 。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来莺儿顿失依凭,不啻是一朵盛开的鲜花,忽然间遭到狂风暴雨的侵袭 。要不是及时获得了曹操的赏识,恐怕她就会跟着洛阳的一场浩劫,枯萎飘零得无影无踪 。在混乱的世局中,曹操南征北战,戎马倥偬,来莺儿跟着曹操过着行踪飘泊的生活 。虽然她并不喜欢,但是天下滔滔,哪里是她的安身立命之所呢?只能如此!同时她也试着在战争的空隙里,以婉转的歌喉与曼妙的舞姿,为曹操调剂身心,藉以报答他的再造之恩 。
感情是不能用理智控制的,一个英俊的身影闯进了来莺儿的眼帘,深入心底 。那是曹操府中的一名侍卫,她不顾一切地爱上了他 。曹操正忙于军国大计,也周旋于众多美女之间,并不知道来莺儿的事情 。来莺儿喜欢的这个侍卫叫做王图,魁梧而机警,了马娴熟,一表人才,在丞相府中颇得曹操的赏识 。曹操有意使他有升迁的机会,于是派他带领一组人马,裹粮深入敌境,窥探敌人的虚实,以及囤粮的处所 。这是一件十分危险、艰巨的任务,是否能够达成任务,全身而退,把握不大 。王国把情况告诉了来莺儿,面对生离死别的情人,想到渺不可知的未来,来莺儿泪流满面地抱着王图不放,不觉鸡啼天晓,已经错过了深夜出发的时间 。
军令如山,王图被绳捆索绑押人大牢,被叛处死刑,侯令斩首示众 。
人们总是讲英雄救美人,间或地也有美人救英雄 。在曹操那里至少就有两起,一起是蔡文姬救董祀,一起就是现在的来莺儿救工图 。来莺儿跪在曹操的面前,显得是那样仓白无力,她反复只讲:“愿代王图一死..”并说出她与王图的私情 。一死是容易的,但活着的人敢于将自己最见不得人的东西公之于众,是需要极大的勇气 。曹操在文学上极负盛名,在他的雄才大略背后也隐藏着极大的孤独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他自然对人世间的至情和至性,有着超乎常人的鉴别能力 。对来莺儿的真情流露,十分感动 。但曹操必竟也有其枭雄的一面,他出下了一个题目,叫来莺儿在一个月内训练出一个小型歌舞班并同意来莺儿可以代情人一死 。以更进一步测试来莺儿的真情挚爱 。开始了,来莺儿愉快而坦诚的开始,除了救情郎的命以外,她也希望在自己死后,有人来接自己的班,为曹操分忧解难,以报答曹操的收养之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