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在当下,功在千秋,秦始皇所造的8大工程你知道几个?

秦始皇开创的历史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 。世界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帝王还有很多,但他们的实际影响却无法同秦始皇相比 。
在西方,人们常把秦始皇与罗马帝王恺撒相提并论 。但比罗马帝国统治时间短,恺撒死后,帝国分崩离析 。秦朝则不然,这是秦始皇独具影响的原因 。秦始皇不但统一了中国,而且他还创造了许多功在千秋的许多工程建筑 。这也是他伟大的原因所在 。
1,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为了防御匈奴,秦始皇32年(前215年)在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城 。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长城被拆毁 。
秦长城尚未建造,杞梁之妻哭倒长城之说,在时间上难以成立 。关于孟姜女的民间传说,虽然说法种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故事再现了当时数十万劳工筑长城时餐风露宿,艰难地开山凿石的苦难和牺牲,再现了华夏一族的伟大创造 。
秦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建筑上的奇迹,更是我们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文化的象征 。如今虽然被历史的风雨剥蚀成了断垣残基,但仍以苍苍莽莽的气势,威武雄浑的壮阔,浓缩成了一种厚实的文化积淀,以永恒的苍凉和悲壮,永远留在华夏文明的史册里 。
2,灵渠
秦并6国后,秦始皇为开拓岭南,统一中国,命屠睢率兵50万分5军南征百粤,每军要占领五岭一个主要的隘道,而占领湘桂两省边境山岭隘道的 。
最初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3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 。后秦始皇命监御史禄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 。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 。
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 。灵渠虽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到现在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
3,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 。当他13岁刚刚登上王位时的秦王政元年(前247年),陵园营建工程就随之开始了 。
陵园工程修造了39年,一直至秦始皇临死之际尚未竣工,二世皇帝胡亥继位,接着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
这样的宏伟的皇陵,可以说是世界第八个奇迹,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只有秦始皇这样的千古一帝,才能拥有如此豪华的墓地 。
4,秦直道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竭尽全国人力、物力,从事两项规模巨大的国防工程建设,一为修筑长城,一为“治直(道)、驰道” 。
驰道的多数路段,是利用战国时各国原有的道路,加以沟通、连接或进一步拓展而成 。直道则是秦始皇为攻防匈奴,令大将蒙恬率数十万军工、民工突击修筑的国防道路 。起自甘泉宫,止于九原郡,长“千八百里” 。路线大体南北相直,因称“直道”或“秦直道” 。
秦直道是中国劳动人民在距今2200年前,用落后的生产工具,沿着山岭和沙漠草原修筑出的长达700余公里、宽50米左右的车马大道 。而且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完成了选线、改线、施工、建筑驿站、邮亭等任务,其速度之快,工程之艰巨,在中国乃至世界筑路史上可谓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