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头之后是什么感觉?让古代小说告诉你真相

在《聊斋志异》卷二有《快刀》一篇,写明末时,官军捕获山东盗贼十余人,押赴市曹斩首 。其中一名士兵拿的那把刀非常锋利,盗贼中有一人认识这个士兵,就对他说:“听说你的刀最快,斩首时不会割第二次,请你用这把刀杀我 。”士兵同意了 。行刑时,士兵一刀砍去,那个盗贼的人头滚出数步之外,在地上旋转未定时,口中叫道:“好快刀!”
网络配图

这是小说家言,当然不能当真 。因为人说活靠声带振动 。只有一颗人头根本无法发音 。但是,史籍中可以见到相似的事例 。明末抗清英雄瞿式耜被清朝杀害后,家属收尸,把他的头装在一个木匣子里,他的眼睛在睁着,家里的人对着他的头说:“公子平安无恙,你可以闭眼了 。”他仍然不闭眼,有人又说:“焦侯(即焦琏,曾被封为新兴侯)也平安无恙 。”
史籍中可以见到相似的事例
这时,他的眼皮才合拢 。人们都说:“瞿公的精灵未泯,死后还惦记着朝廷大事 。”但是瞿式耜被杀后大脑是怎么想的,可惜无法证实 。和瞿式耜同时的杨廷枢也被清兵俘获,临刑慷慨不屈,仰天长啸,连呼“大明”,头已落地,他口中又喊出一个“大”字,清晰可闻 。
网络配图

林纾认为,人被杀,督脉则断,必然一无所知
近代学才林纾曾和他的朋友王子仁在一起探讨过人被斩首后的短暂瞬间有无知觉的问题 。林纾认为,人被杀,督脉则断,必然一无所知 。王子仁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说法国有两个医生研究过这种现象,认为人的颈部总筋虽然断了,但脑气还没有立即消亡,可能会有微弱的知觉 。
网络配图

【砍头之后是什么感觉?让古代小说告诉你真相】中国古代名篇《千字文》有言”岂敢毁伤“,意即哪里还敢乱损伤 。不久,其中一个医生犯了死罪,应当斩首,他的朋友对他说:“你的头落地后,我捧着你的脸叫你的名字,你若有知觉,就睁开眼看着我 。”
犯罪的医生同意了 。到受刑后,朋友按照所说的去做,死者的头颅果然睁眼看他一下,随即闭上,再喊第二声时,眼皮却不再睁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