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色宠妃美貌用错了地方招来千古最惨的死亡

话说刘邦自从战胜项羽称帝后,其好色的本性也显露了出来 。刘邦当年因为被项羽追赶逃难到山东定陶一户姓戚的人家中,家中有一女儿,人称戚美人 。戚美人当时年龄还不到二十,擅跳“翘袖折腰”舞,且花样繁复,极具韵律美 。她不仅善于跳舞,还擅长于鼓瑟,也就是弹唱 。刘邦也对乐律也感兴趣,常常听着听着就跟着唱起来 。
刘邦见到如此美人自然是要收入怀抱的,于是刘邦就将戚美人带在了身边 。刘邦对戚美人很是宠爱,无论行军打仗都带着她 。作为第一夫人的吕雉对此并无怨言 。看见自己的丈夫成天跟其她女人在一起哪个女人会没有怨言,吕雉只是没有表现出来了罢了 。可见吕雉城府之深 。然而在戚夫人看来,吕雉对自己的忍让是怕自己,于是便开始不满于现状,想取吕雉而代之 。吕雉早在灭楚之后就成功转型为刘邦的政治助手,而戚夫人不过是刘邦的一个宠妃 。但是戚美人却逐渐有些不满意自己的地位,想涉足政坛 。
网络配图
戚夫人为刘邦生有一子,取名为如意,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他对这个儿子有多喜欢 。刘邦称帝后,立发妻吕雉为皇后,立吕后所生之子刘盈为太子,封戚美人为夫人,封刘如意为赵王 。想要在政治上有所图谋的戚夫人自然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 。而正好刘邦也老觉得刘盈这个儿子软弱仁慈,不像自己 。或许是爱屋及乌的原因,他对刘如意非常喜欢,常说:“这个孩子像我!”这些话也助长了戚夫人夺权的欲望 。于是,她夜夜在刘邦的枕边吹风,要求废了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 。
【绝色宠妃美貌用错了地方招来千古最惨的死亡】作为政治家,吕后对于床笫之争不太在意,但废立太子是大事,而且是与自己前途密切相关的大事,她就不能不管了 。起初,刘邦左右为难,摇摆不定 。最后心里的天平还是倾向了美丽的戚夫人 。
终于刘邦在朝堂提出了改立太子的事,那些大臣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当然是不会同意的,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刘邦见群臣都不赞同改立太子,便只得作罢 。刘邦很清楚,他不能为了一个女人而丢掉辛苦得来的江山 。
网络配图
这个时候,戚夫人挑战吕后的战争已经基本可以看到结局了,戚夫人用柔情和眼泪换取刘邦的支持,而吕后则用政治来唤起朝臣的支持 。可见吕雉的政治手腕是多么厉害,戚夫人跟她比未免显得幼稚 。在这个争斗中,戚夫人也为自己的惨死埋下了伏笔 。改立这件是最后以吕雉的胜利而结束了 。几年后刘邦驾崩,吕后开始了她的政治报复 。她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令人把戚夫人抓起来,剃光她的秀发,给她穿上用红土染就的囚衣,戴上冰冷的铁枷,关在“永春巷”的特别监狱里去捣米 。
吕雉将戚夫人关起来感到不够解恨,又下令砍断戚夫人的双手双足,挖出她的眼睛,用烟把她的耳朵熏聋,又强迫她喝下哑药,然后扔在猪圈里,命名“人彘“,也是将人弄成猪一般 。此时的戚夫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三天后,曾经千娇百媚、如花似玉的戚夫人离世,让后来人为她欷歔不已 。后世史官将戚夫人的死归罪于吕雉,未免有失偏颇 。就当时那种情况来说,她不杀别人、别人就杀她的社会环境下,吕后做的事符合当时的环境和她的性格 。戚夫人之死最该负责任的是她本人,虽然吕后的手段过于残忍,但戚夫人却也是咎由自取 。
网络配图
戚夫人不懂得政治斗争的规则,仅仅凭刘邦的宠幸就屡屡挑衅吕雉,从一开始就陷入不对等的局面,死是迟早的事,只是一代美人死的如此凄惨令人感到惋惜 。现代社会中,依然有不少女人喜欢以争斗来显示自己的美貌和能力,敢于充当第三者,破坏别人家庭 。有些自持美貌的女性说,才貌双全的女子,不当第三者真是浪费了 。你的卓尔不群必须通过打败其他人来表现,抢来的东西才好玩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