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竟然或因梅毒不能开口

世人为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沉醉了500多年,现在,考古学家的铲子也为她不能自持 。
2014年2月中旬,在佛罗伦萨某所修道院的祭坛边,意大利考古学家揭开地板,打开一座古墓 。墓室里躺着的妇女,极有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绸缎商人的妻子丽莎·盖拉尔迪尼 。
没多少人对这个名字有印象,但可能人人都知道她的模样: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据信是以她为模特画成的 。在那幅画中,身着深色服饰的端庄女子面带微笑,这笑容每年都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去卢浮宫一探究竟 。
网络配图

恰如她那丝似有若无的微笑,即便是醉心于研究达芬奇的历史学家,对盖拉尔迪尼的了解也极为有限 。这个姑娘在1495年3月5日与丝绸商人乔贡多登记结婚,当时她才16岁,而丈夫已经30岁了 。婚后她生了至少5个孩子 。在丈夫的遗嘱中,她被描述为一个“可爱”、“天真无邪”的妻子,这样的形容词,在那个年代意味着品行高洁、忠诚 。
没有人知道她确切的死期 。在1540年前后,佛罗伦萨的死亡记录遗失了很多 。
如今,打开盖拉尔迪尼墓室的科学家们,不会看见达芬奇名画上的微笑 。眼前那副被泥土掩去真容的白骨,双手还保持着交叉放在胸前的姿态 。丈夫去世后,“蒙娜丽莎”选择在修道院中度过晚年,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她的人生都没有太多不平凡 。
而现在,意大利历史学者希尔瓦诺·文塞蒂带领他的考古团队拾起她的遗骨,希望能通过DNA测试与面目复原技术去发掘答案:达芬奇生前挚爱的画作,与这个佛罗伦萨女人有着多少联系?
蒙娜丽莎很可能就是丽莎·盖拉尔迪尼,但又一定比盖拉尔迪尼复杂得多 。
1516年,来自佛罗伦萨的艺术家兼科学家达芬奇迁居法国,在他随身携带的行李中,就包括画在木板上的《蒙娜丽莎》 。这幅画长不足一米、宽刚过半米,虽然达芬奇从50岁刚过的时候就开始绘制这幅画,但抵达法国时,64岁的他应该还没能完成最后的润饰 。
网络配图

直到达芬奇3年后去世,《蒙娜丽莎》一直都陪伴在这个老头儿身边 。她与他共同旅行过半个欧洲,经历过许多画作的完成,承受过来自贵族的掌声与冷落,直到最后被进献给法国王室,开始另一段传奇旅程 。
有许多人好奇于达芬奇对这幅作品表现出的厚爱 。一些人相信症结就在“画中人”身上 。《蒙娜丽莎》曾经被猜测是意大利某位名叫“伊莎贝拉”的妓女的画像(因此笑带讥诮),或是某个深得达芬奇倾心的爱人的容貌(所以眼含深情) 。一些学者通过“蒙娜·丽莎”这个大名读出了“雌雄同体”的暗示,进而猜测她的微笑属于某个年轻男子,又或者,就像美国作家丹·布朗在小说《达芬奇密码》中宣称的那样,更多人相信它其实是画家的自画像 。
历史学者们从未停止过他们的猜测 。而利用现代科技,得到答案并没那么难 。意大利的考古学家计划对墓室中的遗骨进行DNA检测,如果能确定盖拉尔迪尼的身份,他们就会凭借头骨和《蒙娜丽莎》的细节复原这位佛罗伦萨女性的面容 。
还有更多的谜团能够通过墓室内的这副白骨得到解答 。不止一个人注意到了蒙娜丽莎笑不露齿的淑女范儿,一位美国医生说,这笑容看起来那么暧昧,因为那是典型的掉了门牙的笑容;另一位来自丹麦的医生确信丽莎的右脸先天性麻痹,她那微微肿胀的手即是明证;还有一种更流行的说法指出,因为正在进行梅毒治疗,她的牙齿变成了黑色,所以不得不紧闭双唇 。
网络配图

“依据当前的医学技术,我们可以复原出她的身体特征,并重现那个为人熟知的姿态 。”一位达芬奇专家这样告诉英国《每日邮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