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之前曹操第一谋士是谁?此人才比郭嘉却也英年早逝

所谓“时势造英雄”,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三国时代,涌现出了无数英雄豪杰,比如曹操、刘备、孙权,比如郭嘉、诸葛亮、周瑜……
围绕这些英雄豪杰,人们总是数不尽、聊不完的话题,比如:“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当然,这只是民间牵强附会的总结,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并没有直接给出这样的说法 。只不过因为巧合,因为有趣,愿意抬高郭嘉的人们才口口相传,以致于时间一长很多人就差点儿以为这是真的了 。
其实,郭嘉要比诸葛亮大11岁,两人同时出山的可能性本来就微乎其微 。倘若两人真的同时出山,反而说明郭嘉不如诸葛亮智慧了!相比之下,另外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说法更有意思——“卧龙一出,郭嘉必死”!毫无疑问,这也是诸葛亮的支持者为了抬高了孔明杜撰的说辞 。
不过话说回来,郭嘉出山的时间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即“志才不死,郭嘉不出” 。这种说法认为,郭嘉之所以等到公元196年才出山辅佐曹操是因为这一年曹操身边一位重要的谋士去世了!此人就是曹操身边著名的“筹画士”戏志才 。
戏志才(?-公元196年)算得上是郭嘉的同乡,他们都是颍川人,并且都是被素有“王佐之才”之称的荀彧推荐给一代枭雄曹操的 。戏志才的才能绝不在郭嘉之下,而且在郭嘉之前,他一直是曹操身边最厉害的谋士之一 。
但是,正史和小说当中关于戏志才的记载并不多,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只字未提、直接将此人忽略了 。
不过,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尚有几处零星的记载 。
《郭嘉传》写道,“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 。早卒 。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就是说,“戏志才是曹操非常器重的一个谋士,但是英年早逝 。戏志才死后,曹操给荀彧写信感慨‘志才走了之后,我几乎找不到一个可以一起商议大事的人了’” 。由此可见,戏志才确实是曹操早期最为器重的谋士之一 。
《荀彧传》则记载,“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 。志才卒,又进郭嘉 。”如果把荀彧比作一个出色的猎头,他在给曹操挑选合适的人才时,一定会优先举荐最适合的人才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荀彧在戏志才死后才向曹操举荐郭嘉恰恰说明“郭嘉是戏志才的‘替补’,是个备选” 。
此外,《荀彧别传》记载,“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
通过以上记载,我们不难发现,戏志才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顶级谋士,其智谋就算不在“鬼才”郭嘉之上,也至少也能和郭嘉齐名 。我想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人说“志才不死,郭嘉不出”!
【郭嘉之前曹操第一谋士是谁?此人才比郭嘉却也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