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昌幸有着怎样的战术思想?具体是怎么实施的

所谓先攻占尾张,接着后退至近江与关东联军对峙,接着撤回大阪城再和关东联军打持久战 。
战术的核心思想就是:彰显丰臣军武勇果敢,影响敌人的行动和士气 。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理论上全国的大名已经臣服于德川家康 。但是,德川家康进攻丰臣家的大部分外样大名还是以东方大名为主,也就是所谓的关东联军 。
换言之,德川家康从发布征讨令到开展军事行动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动员时间 。而反过来,丰臣家由于地处近畿地区,依靠猴子留下来得金钱可以迅速完成动员,至少完成大部分的兵力征集工作 。
这个就是进攻尾张藩的前提条件,作为日后御三家的尾张藩,在德川幕府的政权里有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也就是说,尾张一旦遭受进攻,幕府是绝对不能坐视不理的,哪怕没有完成总动员,依然需要前去支援 。
在军事上,这叫主动权 。
所以,丰臣方一开始的军事行动必须要快,老爹说的尾张最好是占领一下,也就说很可能尾张还没打下来,幕府的援军就已经赶到 。
那么为什么要后撤呢?
还是一样的,主动权 。
军事上的角度来看,丢到尾张藩根本无足轻重,但是战争永远都是政治的延续,尾张藩是绝对不可以轻言放弃,必须要救 。
那么,救援尾张藩的军队势必心急火燎,这加剧了军队的体力消耗 。同时,世人皆知尾张是平原,非常利于大规模军队的展开 。此时,急于救援的幕府军数量可能不多,而丰臣军在尾张以逸待劳,正常人都会想到在尾张展开一场大战 。这时,幕府军从上到下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
但是……
不知道大家记得吗,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来到尾张的幕府军本是一鼓作气而来,发现敌人早已退却,士气便衰落了 。
老爹说不要把军队看作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有思想的,这是什么意思?
大家不要用现代军队甚至是近代军队来代入老爹的时代 。
这个时代的日本军队,就是典型的古代军队 。
没有思想,没有荣誉感,没有良好的纪律和训练,打仗就是靠士气,靠可以抢劫的欲望,伤亡20%能不撤退的都是绝对精锐 。
除了武器不同,最方便大家理解的就是那些北洋军阀 。国民党三流战斗力的北伐军可以把那些军阀打得哭爹喊娘就是不同体制下的军队的差距!!!
懂了吧,作为古代军队的关东联军看似人多,其实从上到下一盘散沙,不过是人多壮胆,这是古代军队的性质决定的 。决定这种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就是——士气!
拿下尾张,彰显的是丰臣军的武勇和干净利落的行动力,告诉全天下反对德川的大名,我丰臣家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
烧掉二条城,表达的是我丰臣军和幕府是势不两立,表明自己战斗到底的决心 。
近江烧桥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就是为了迟滞敌人的行动,为后方征集更多的士兵,争取更多的世界 。
这样,有了前面的3个行为,丰臣方在大阪的拒城坚守就不再是负隅顽抗,而变成了反抗幕府统治的象征 。
也就是说,丰臣家必须让全天下的大名知道,尤其是西方大名们知道,丰臣家不是在做最后的苟延残喘,而是积极的对抗德川家的进攻,我们有坚持到底的决心,也有持续抗争的战斗力(速攻尾张)
单纯的消极笼城,和主动进攻,小胜而归后的拒城而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
这就是老爹的战术核心:勇气!
最后,摘录一段《战争论》作为结尾 。
战争近似赌博 。军事活动总是离不开危险的,而在危险中最可贺的精神力量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