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成为俘虏,敌人以此索要赎金,没想到一分钱都没有拿到。

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就算是古代的皇帝也不例外 。明朝时期,有一位比较奇葩的皇帝,他不仅不会武功,也没有读过兵书,压根就不具备统兵作战的能力 。但是,此皇帝非常自负,幻想着创造先祖朱元璋那样的功绩,带着军队御驾亲征,结果他本人成了阶下囚,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
公元1427年,朱祁镇呱呱坠地,由于他是明宣宗的嫡长子,四个月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 。八年后,朱祁镇登基称帝,考虑到皇帝年幼,张太后就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大臣,让他们辅佐小皇帝处理朝政 。在此期间,明朝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 。
然而,随着张太后和三杨的去世,就没人能制约朱祁镇,他年少猖狂,并且宠信太监王振,对文武百官的谏言丝毫不感兴趣 。当年被明军赶走的蒙古军,逐渐发展壮大,虽然并不是明军的对手,但他们经常到大明边境抢掠 。蒙古军的胃口越来越大,居然大举南下,对京城产生了威胁 。
明英宗朱祁镇认为,现在朝廷军事实力强大,打败蒙古军易如反掌,并想通过此举向大臣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 。王振深知皇帝的心思,趁机说道:“皇上乃不世出的明君,只要您带兵亲征,分分钟灭掉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敌军,让大臣们见识到皇上的雄才大略 。”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王振的一番话让朱祁镇自信心爆棚,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立马集结了5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战场出发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打脸,明军在土木堡之地几乎被全歼,朱祁镇也落入敌军之手,从一国之君沦为俘虏,其悲惨程度可想而知 。
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所有人都惊呆了,大臣吓得不知所措,就连负责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大脑一片空白 。许久之后,很多大臣纷纷上书,说敌军太强大,现在京城的守军不多,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不如尽快迁都 。在此危急关头,于谦果断站了出来,怒斥那些建议迁都的人,并提出了防守京城的战略 。
在于谦的指挥下,打退了攻城的敌军,保住了京城 。自从蒙古军俘虏了明英宗之后,不仅没有杀他,反而好吃好喝地供着,目的非常简单,想以此向明朝索要赎金 。于谦识破了敌人的想法,为了江山社稷,拥立朱祁钰为皇帝,遥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并且怒怼那些想用财物赎回皇帝的大臣:“敌人贪得无厌,一两银子都不会给他们 。”
朱祁钰坐上皇位后,对于谦非常器重,蒙古军觉得现在不是明军的对手,想缓和一下关系,明英宗也没啥作用了,就把他送了回去 。回到京城后,朱祁镇被弟弟软禁了七年,后来在石亨等人的拥立下夺回了皇位,并把为大明王朝续命近200年的功臣于谦给杀了 。


【皇帝成为俘虏,敌人以此索要赎金,没想到一分钱都没有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