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借荆州历史真相荆州并不属于东吴管辖

历来人们都有这样一种看法 , 认为刘备借了荆州不还 , 理在东吴一方 。以至于后来荆州被袭 , 关羽被擒是刘备一方遭了现世报 , 不值得同情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 , 荆州并不是东吴的!
根据《后汉书 。郡国志》里所记载 , 荆州与司隶、豫、冀、兖、徐、青、扬、益、凉、并、幽、交州 , 构成了东汉时期的汉朝全国版图 。因此严格意义上的荆州 , 其所有权显然只能归东汉皇帝一人所有 。即使从狭义的角度出发 , 汉制一州的最高长官名为州牧或是州刺史 。州牧的秩位高于刺史 , 职权则与之相同 , 都是负责监察郡国守相及地方豪强 。东汉末年汉献帝初立之时 , 当时的荆州刺史是王睿 , 其后是刘表 。刘表殁 , 其子刘琦尚在汉夏郡 , 及赤壁破曹之后 , 刘备表琦为荆州刺史 。及至刘琦亡 , 当荆州牧的是刘备 , 可不是孙权 , “群下推刘备为荆州牧 , 治公安”(《先主传》) 。而在赤壁之战后 , 荆州真正意思上被孙吴自己所占有过的 , 又仅限于南郡江陵一地 。因此无论是从名义上讲 , 还是从实际情况出发 , 说孙吴拥有对荆州的所有权这种论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刘备借荆州历史真相荆州并不属于东吴管辖】网络配图
既然荆州根本就不是孙吴集团的 , 那又何之谓“借”呢?
其实清人赵翼早已就“借荆州”问题进行过辩驳 。由其所著的《甘二史札记》卷7《借荆州之非》中记载道:“且是时(即赤壁之战时)刘表之长子琦尚在江夏 , 破曹后 , 备即表琦为荆州刺史 , 权未尝有异词 , 以荆州本琦地也 。时又南征四郡 , 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皆降 。琦死 , 群下推备为荆州牧 。备即遣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 , 收其租赋 , 以供军实 , 又以关羽为襄阳太过、荡寇将军 , 驻江北 。张飞为宜都太守 , 征虏将军 , 在南郡 。赵云为偏将军 , 领桂阳太守 。遣将分驻 , 惟备所指挥 , 初不关白孙氏 , 以本非权地 , 故备不必白权 , 权亦不来阻备也 。迨其后三分之势已定 , 吴人追思赤壁之役 , 实藉吴兵力 , 遂谓荆州应为吴有 , 而备据之 , 始有借荆州之说 。抑思合力拒曹时 , 备固有资于权 , 权不亦有资于备乎?权是时但自救危亡 , 岂早有取荆州之志乎?羽之对鲁肃曰:‘乌林之役 , 左将军寝不脱介 , 戮力破曹 , 岂得徒劳无一块土!’此不易之论也 。其后吴蜀争三郡 , 旋即议和 , 以湘水为界 , 分长沙、江夏、桂阳属吴 , 南郡、零陵、武陵属蜀 , 最为平允 。而吴君臣伺羽之北伐 , 袭荆州而有之 , 反捏一借荆州之说 , 以见其取所应得 。此则吴君臣之狡词诡说 , 而借荆州之名遂流传至今 , 并为一谈 , 牢不可破 , 转似其曲在蜀者 , 此耳食之论也 。”
网络配图
赵翼就“借荆州”的问题其实已经讲得相当清楚了 , 俺不过就此基础上 , 略作补充和展开 。
赤壁之战前夕 , 曹操率军南下 , 兵不血刃地拿下荆州 , 刘备出奔夏口 。诸葛亮渡江与孙权谈判 , 目的能令东吴与刘备合作共抗曹操 。但这种的合作关系并非是建立在刘备集团附庸于孙吴集团的不平等关系之上 , 而是以曹、孙、刘三方鼎足之势为先决条件 , 即要求孙权承认刘备是荆州的主人 , 打败曹操后 , 荆州归刘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