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宋朝名将王韶,王韶为什么默默无名?

说到宋朝,其实有名的战将辈出,绝非演义里说的那样北宋只有杨家军和狄青,南宋只有岳飞 。就北宋而言,先不说初期有多次以少胜多、击败辽国战神的耶律休哥的李继隆(此人居然鲜为人知,百家讲坛将宋史、塞外三朝等于北宋相关,居然基本上没有提到此人,要知道仅仅唐河之战,1500骑兵+1万步兵,野战击败辽国战神耶律休哥的7万辽国精锐骑兵并追杀100多里地,就足以超过那个演义里说的多么猛的杨家将在真实历史上所有对辽的战功了) 。还有北宋初年的李汉超、郭进等都是非常出名的大将,对阵辽国都是以少胜多,可惜那个百家讲坛,貌似只有王立群读宋史里面提到过,其它讲相关历史的时候基本没有提到 。
即使到了宋朝中后期,依然有不少名将,其中就有王韶(1030-1081) 北宋名将 。字子纯 。湖北罗田人 。嘉祐进士(看来此人文武双全) 。熙宁元年(1068),上《平戎策》,提出收复河(今甘肃临夏)、湟(今青海乐都南)等地,招抚沿边羌族,孤立西夏的方略,为宋神宗所纳,被命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 。神宗熙宁年间,之前一直互相仇视攻伐的青唐吐蕃和西夏关系逐渐缓和,青唐吐蕃占据着陇右之地,正所谓得陇望蜀,陇右俯控关中和巴蜀之地,一但青唐吐蕃与西夏结成同盟,对大宋来说将是致命的威胁 。鉴于此,果敢的神宗皇帝毅然启用王韶为帅,拉开了轰轰烈烈的熙河开边,王韶没有辜负神宗皇帝和王安石的重托,千里奔袭,迂回合击,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终尽夺青唐吐蕃占据的陇右之地,为了宋的生存空间,在西疆筑起了一道新的屏障 。自王韶夺取青唐之后,青唐城被宋更名为西宁州,这里也成了宋往来西域的边城,但从西宁往西域,要翻越许多高山和柴达木盆地 。
王韶的部分功绩:
熙宁五年五月,招抚青唐羌族首领俞龙珂,建通远军(今甘肃陇西),王韶兼知军事 。七月,破蒙罗角、抹耳水巴等族 。旋潜师趋武胜(今临洮),败部族首领瞎药,降其部落2万户,以武胜建熙州,迁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兼知熙州 。六年三月,进取河州,部族首领木征败逃,其部将结彪以城降 。继平定归附的羌部叛乱,升枢密直学士 。九月,取宕、岷(今宕昌、岷县)二州,叠、洮(今迭部、临潭)等州部族归附,招抚羌民30万帐 。七年初入朝,木征乘机复围河州 。王韶速返熙州,批亢捣虚,直趋定羌城(今广和),出其不意,连破结河川(今甘肃临洮北)额勒锦与布沁巴勒等部族,断其与西夏通路 。木征被迫率80余部族首领出降 。
从上面王韶的作为以及后来宋在王韶的基础上在西北设立长期军事据点以及部分州县,建立管辖的关系,有网友根据此画出了地图,如下,这个地图跟我们历史教科书上宋的地图,颇有差距 。可见,在古代交通信息落后的时期,对边疆的管辖往往不明确,只能说古代历史疆域不过是后来近代现代人根据史料、结合自己想象,画的一个大致情况 。
人物生平
平戎三策
王韶为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 。初任新安主簿,后为建昌军司理参军 。考试制科不中,即游历陕西,采访边境之风土民情 。
熙宁元年(1068),上《平戎策》三篇,详论取西夏之略,其大意认为:“西夏可以攻取 。要想攻取西夏,应当先收复河、湟二州之地,这样夏人就有腹背受敌之忧 。夏人近年攻打青唐,未能攻下,万一攻打下来,它必定会挥兵南下,大肆掠夺秦、渭二州,牧马于兰、会之地,切断古渭交通,征服南山的落后的羌人,西面构筑武胜城,时常派兵骚扰洮、河,那么陇、蜀各郡就都会受到威胁,瞎征兄弟他们能自保吗?就目前情况来看,口角氏子孙中,只有董毡稍能自立,瞎征、欺巴温等人,他们的势力范围都不超过一二百里,这么弱的势力能与西夏人抗衡吗?武威以南到洮、河、兰、鄯,都是过去汉代所辖的郡县,所谓湟中、浩亹、大小榆、枹罕等地,土地肥沃,很适合羌人各部生存 。所幸的是现在各羌分裂,互不统属,正好将他们割裂开来,各个击破 。一旦各部都臣服了,口角氏敢不归顺吗?口角氏归顺了,那么河西李氏就成为我掌中之物了 。再说口角氏子孙中,瞎征的势力相对来说比较大,羌人各部都畏惧他,如果招抚他后,让他驻扎在武胜或者渭源城,以纠合宗党,统治部族,习用汉人之法,到那时夏人虽然强大,而不为我统治的也不过只有延州李士彬、环州慕恩罢了 。如此行事,则对大宋有肘腋之助,而又可以使夏人各部相互孤立,不能连结在一起,这应当算是上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