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奴才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哪个时期】提及“奴才”一词,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奴才”一词在清朝时期使用比较多,但它却并不是清朝统治者创造出来的 。
据《说文》中记载:“奴、婢,皆古之辠人也 。” 又《说文》:“辠,犯法也 。”也就是说最初奴隶多来自于犯人 。此外又有《广韵·模韵》:“奴, 人之下也 。”; 《集韵·莫韵》:“奴,贱称 。”, 可见,奴在古代并不是好词 。
那么“奴才”一词源于何时呢?其实在中国古代北方各地,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奴才” 是一个常见词汇,亦作“奴财”或“驽才” 。魏晋以来,常被作为贱称或卑称,有时也用来骂人, 史书中对此常有记载 。
在宋元的一些话本中,“奴才”这个词的出现频率更高 。如北宋话本《太平广记》:“生遂自缑氏赴京,行李贫困,有驴,两头叉袋,一奴才,十余岁而已 。”此中“奴才”即指仆人 。
上述讲的“奴才”基本是个他称,古人以自谦为美德,称呼自己时也常用一些带有贬义的词汇,例如“卑人”“鄙人” 。而在元代《老乞大新释》中有一段:“咱们做奴才的人,跟着官府这里去那里去,官府若下了马,就把马拉去 。” 可见,“奴才”这个词也开始成为自称 。
“奴才”被广泛用于自称并且带有强烈主奴色彩的时期,就是清代 。
清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奴才”和“臣” 的区别是没有明确界定的,而自称“奴才”多是满洲旧俗,并没有一定的君臣含义 。而真正让奴才开始具有君臣含义的则是康熙帝在位时 。从现存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中,最早开始于君臣语境下使用“奴才”自称的时间应是康熙二十九年, 具折人是山东巡抚佛伦 。
此后,一些从小养育宫中,与康熙帝具有养子名分的八旗大臣,是最早使用“奴才”称谓的群体 。在他们自称“奴才”的背后,隐含着对君父的特殊感情,“奴才”其实代表了他们是皇帝的近侍和爱臣,意味着他们与皇帝之间特殊的“依附”关系 。
到了康熙五十年之后,除诸皇子或议政大臣宗室等会称“臣”,几乎所有的旗籍大臣都会称“奴才” 。不过这其实是一种跟风的表现,也会有特殊的案例,如隆科多在康熙朝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自称“臣”的,只在康熙晚年会偶尔称“奴才” 。至于在汉文奏折中,也是到了康熙后期才会有,当然也是比较乱,有些皇帝的近臣或者包衣都没有使用,例如曹寅 。
雍正帝十分在意“奴才”与“臣”的区别, 曾发上谕: 凡奏章内称臣称奴才,俱是臣下之词, 不宜两样书写,嗣后着一概书写臣字,特谕 。(见《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此时的“奴才”一词已经有了公私场合之分的倾向 。
乾隆时,皇帝已经开始重视这种自称的重要性,乾隆帝企图用“称谓”作为控驭群臣的手段 。
乾隆二十三年二月,乾隆帝又以上谕的形式对满洲大臣奏事的称谓作出规定:“谕军机大臣等 。满洲大臣奏事,称臣、称奴才,字样不一 。著传谕,嗣后颁行公事折奏称臣,请安、谢恩、寻常折奏,仍称奴才,以存满洲旧体 。”乾隆二十六年八月,又强调满洲督抚“嗣后凡奏地方公事,俱应称臣,至于请安及一切谢恩等私事仍称奴才 。
在乾隆此后的历朝中,“奴才”这一称呼的使用者越来越多 。无论上三旗下五旗、八旗满洲还是八旗汉军,甚至从宗室乃至皇子都会使用, “奴才”自称成为旗人具折时的基本行文格式 。
此外,对于武职人员来说,自称奴才的情况康熙后期也已经出现 。而及至乾隆帝则对此更为强调:“向来武职具折,例称奴才 。”也就是说, 对于“武官”而言,不存在公私场合,不存在满汉,不存在是否在旗,在具折时均以职衔、奴才、名字的格式行文 。
- 中国储藏大量弹药,为什么都只是卖给他国,从不拿出来用?
- 封神榜中,姜子牙为何封自己的妻子为扫把星
- 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阮氏女的生平简介
- 乾隆所自夸十全武功中为什么最后一个是凑数的原因是什么
- 盘点:揭秘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十大女神
- 名扬天下的明代艳妓董小宛为何会看中冒辟疆
- 江湖中的世外高人日月神教绿竹翁武功如何
- 他是中国最后一个真正的刽子手最后却不得善终
- 唐山今日土豆价行情
- 为什么日军不敢跟美军和苏军拼刺刀,而是跟中国拼刺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