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 Error 人为错误 (一)

译者:赵路、古洋、刘伟等
[编者按:对于这本经典之作因时间原因,翻译中有不少值得斟酌之处,还望不吝职责]
詹姆斯的《人为错误》一书把许多相关孤立文献理论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其中大部分的理论结构是全新的 。尤其是对一般各种各样的错误类型的认知过程识别 。目前,现代科技水平已使得产品达到了很高的安全性能,但如何更好地理解人类的错误发生机制?使人机协同交互更可靠更高效更舒适,这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该书涵盖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等诸多学科 。因此,它不仅是认知科学家和人为因素的专家必不可少的读物,而且对可靠性工程师、工业设计师和风险管理师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毕竟当前对人为错误的研究还不是非常多 。
前言
就如同人类行为学一样,人类的错误也是一个很大很宽泛的课题 。但是,我们至少有两种方式可以简化的理解这令人望而却步的理论 。可以用一种宽泛但浅显的方式来概括许多已经记录完备的错误类型 。或者,可以进行一种新的尝试,去研究一些范围狭窄但相对深入的部分,牺牲全面性来换取一个机会,去得到一些关于“错误产生”更加普遍的原理 。笔者已经尝试着去实现后者 。
这本书是意图写给各种各样的读者的:认知心理学家、人因工程专家、安全管理人员和可靠性工程师,当然,还有他们的学生 。我已经尽我所能的努力去使书中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所有人来说都简单易懂 。换言之,读这本书不要求有任何的先行基础知识作为铺垫 。虽然对心理学家的思路、著作、研究论证有一些了解明显是一个优势,但是对于读懂本书来说,这不是一个必须的要求;并且,对于心理学家,如果不熟悉高科技系统,读本书的最后两章也不会有什么困难 。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错误意味着不同的事物 。对于认知理论家,他们对隐藏于人类行为之下的控制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线索;对于应用实践者,他们仍然面临着高风险技术的安全操作的所带来的威胁 。虽然理论学家们喜欢收集、培养并分类错误,但是从业者们却对错误的消除、错误犯在哪里、在容错设计中控制错误的反作用更感兴趣 。我希望这本书对无论是理论者还是实践者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
本书结构
本书分为三部分 。前两章介绍了基础的概念、方法、研究传统和背景学习 。他们为整本书做了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背景铺垫 。

Human Error  人为错误 (一)

文章插图
第一章讨论了错误的性质,对于错误的种类做了一个初步的定义,并且考虑了迄今为止已经探究过的形形色色的技术 。
第二章概括了人类错误中对某些论证的成形最有影响力的研究,这些论证在书的后半部分会有提及 。它区分了两个传统的研究:自然科学方法和工程学(或认知科学)方法 。前者的特点是,它限定关注定义完整的、可操控的现象,以及可以解释这些现象的理论,并且要求这些理论间的区别,至少有可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究 。这个传统研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已知的基本原理,是有关于人类认知的资源限制的 。另一方面,工程学的方法,比起理论上的细微差别,更加关注于一般化的框架结构 。它综合了的,不仅仅是基于理论框架、更加广泛的分析和规划,也不仅仅是局限的、数据绑定的模型 。更加偏向理论方面的后续章节,在后一个传统研究中出现的比较多 。
书的中间部分,包括第三章到第五章,阐述了一个观点,是有关基本的错误机制,尤其是对于那些产生周期复发的、大范围错误类型的过程 。虽然“错误类型”是起源于认知阶段,包括了构想和实施一个续发事件(也就是计划,储存,执行);但是“错误的形成”来源于一个普遍的过程,它从一个长期的积累中选择、检索那些事先已有的知识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