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敦煌石窟藏无数珍宝:为什么神秘消失了

中国的敦煌石窟,它静美的壁画和雕塑让整个世界都羡慕不已 。敦煌石窟在发现时,可不是只有壁画而已,还有一些价值万金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去了哪里?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提起?这些文物为什么神秘失踪了呢?
敦煌位于中国西部不毛之地的戈壁沙漠边缘,这里气候严寒,气温经常降到冰点以下,更有狂风怒号,黄沙吹积成一座座沙丘 。然而数百年来,敦煌名扬中外,令人神往,令人不解的是石窟内的惊世宝藏却离奇失踪了 。
网络配图

敦煌石窟曾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载运中国丝绸及奇货穿越沙漠的商队,都是从这里开始西行 。虽然这条贸易古道早已废置不用,但游客依然成群结队地前来,因为站在敦煌城东南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可以看到全中国最神奇壮丽的景色之一:千佛洞的一大片蜂窝样石窟庙宇 。
石窟洞壁布满千百幅神态生动、内容丰富的壁画,刻画出了中国绚丽多彩的古代社会生活 。除经文、佛传、佛本生故事的壁画,洞窟里还有上千尊彩塑佛像,千佛洞的旧称即由此而来 。此外,据说还有藏书达30万卷的藏经阁,收藏着11世纪或更早有关农事、医药、法律、佛学、天文、历史、文学和地理的经籍,更有一批精美丝绢及彩绘图卷 。但这些经籍和艺术藏品大都遭劫夺而散失不全 。经籍和艺术藏品当然不会不翼而飞,那又是被谁掳走了 。
19世纪末,由于没有佛教徒前去朝拜,敦煌石窟早已一片荒芜,洞口也已被日积月累的流沙堵塞 。当时一个名叫王圆口的道士,看到这一片破落凋零的景象,破位吃惊,就雇了一些工人,决心修缮寺院,重现佛门圣地往日的壮观 。
工人清理其中一窟时,弄开了画壁上的一道裂缝,发现了一间从地到顶堆满了古籍和其他物件的密室 。因为王道士并非饱学之士,所以选了一些样本呈给地方官 。地方官看到样本,令王道士将密室重新封堵,听候处置,于是王道士便成了敦煌宝藏的唯一保管人 。
网络配图

敦煌发现宝物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考古学家斯坦因耳中 。斯坦因生于奥地利,后来加入了英国国籍,在印度替英国政府做事,对于中国文化并没有什么认识,然而他有考古学家追寻“宝藏”的本能,一听到这个消息便匆忙赶到中国,带着一个姓蒋的助手直奔敦煌,想尽办法结识了王道士,但是当时王道士好像对斯坦因不大友善 。
1907年5月,斯坦因在一篇文章里谈到他们初次见面的情况,有这样的描述:“这个人看起来高深莫测,显得顾虑殊多,偶尔更神态闪烁,露出奸滑之色,一点都不容易相处 。”斯坦因这位渴望寻宝的考古学家看到这种情形,即刻明白如果不要些手段赢取王道士的信任,恐怕连一睹宝物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据为已有了 。
过后斯坦因旧话重提,说尽了甜言蜜语,用尽了阿谀奉承的手段 。因为王道士的生平之愿是修缮寺院,为博取王道士的欢心和信任,斯坦因提出可以捐助费用,作王道士修缮寺院所用 。于是王道士逐渐开始动摇,首先拿出一些手抄本给斯坦因阅览,最后又在其引诱下,允许斯坦因和助手进入密室 。
斯坦因首次获准进入敦煌千佛洞密室,初睹其中所藏丰礁文物时,简直目瞪口呆 。他看见那小小密室甲的物品,虽然不是井井有条,却是前所未见的经文卷 。在王道士手中暗淡的油灯照耀下,密密麻麻、-包包的手抄本堆在那里,几乎有三米高 。后来经过丈量,知道这密室容积近14立方米,密室内几乎满是手抄本和画卷,只留下仅能容两人站立的空间 。
斯坦因和助手看见这些卷帙济繁的古籍,惊喜不已,信手抽阅几本,更是叹为观止,因为这些古老卷帙毫无残缺迹象,完整如新,不见碎裂,连一页也没有松脱 。在沙漠边缘断崖下密封了900多年的密室,冰雪不侵,里面极为干燥,正是最好的藏书地方,所以书卷保存完好 。这些卷帙堆中更有精美绝伦的绢帛,以及绘有各种佛像的华丽横幅,颜色鲜艳,就像刚刚画上去的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