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哪个是成吉思汗征服路上最难征服的国家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带领的蒙古军团曾横扫欧亚大陆,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 。可是,这么一支强悍的蒙古铁骑,在面对积贫积弱、偏安一方的南宋时,几乎束手无策 。甚至,蒙古为了攻下南宋,在战争中还损失了两代汗王 。
网络配图
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战斗主要有两条线路:南下和西征,南下征服中国广大地区,西征欧洲大陆 。成吉思汗的南下计划中,他一直把金人当作自己强劲的对手,瞧不起身板柔弱的汉人,基至不把南宋放在眼里 。但是,金人让成吉思汗失望了,中原骄逸的生活早已磨灭了女真人的斗志,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大汗不费吹灰之力就灭了金国 。当成吉思汗的西征大军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直入多瑙河沿岸之时,蒙古南下之军却遭遇了成吉思汗征战以来的最大困难——南宋大军 。从此,南宋成为蒙古统一中国的最大障碍 。
历史往往喜欢开玩笑 。南宋这样一个被成吉思汗从不放在眼里的国家及其军队,让成吉思汗统一中国的愿望整整搁浅了40年 。这40年里,蒙古大军多次南下征宋,但是次次都无功而返 。
公元1234年,窝阔台大汗灭金之后,蒙古大军北撤 。南宋朝廷想趁机收复洛阳、汴梁、商丘三京,南宋大军开始北伐 。蒙古为阻止南宋北伐,掘开了黄河大堤,水淹宋军,宋军大败 。1235年,蒙古大军第二次西征的同时,也南下攻宋 。蒙军分为东西两路进攻襄樊和四川,准备在长江集结,横渡长江 。但是,南下的蒙古大军遭到了宋军的顽强抵抗,南宋名将孟琪率军取得了江陵大捷,粉碎了蒙古军南渡的企图,这是蒙古对南宋征战的第一次失败 。
从1235年到1241年的6年里,蒙宋之间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双方各有胜负,损失惨重 。后来,杜杲、孟珙大败蒙古东路军,孟珙大败西路蒙古军,解除了蒙古大军对南宋的威胁,蒙古军因受到重创不得不撤退 。第一次蒙宋战争以蒙古失败而告终 。
网络配图
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之后,其子贵由继承汗位,期间也曾率军攻打四川,也是以失败告终 。三年之后,贵由去世 。1251年,成吉思汗孙子、拖雷长子蒙哥成为蒙古大汗 。蒙哥在位期间,发动了蒙宋之间的第二次战争 。蒙古大军为了避开长江天险,采取了迁回包围战术,兵分北、中、南三路大军:南路10万大军直取大理国,经广西,进入长沙;中路由蒙哥率领大军南下四川,进入重庆;北路由忽必烈率领,进入武汉 。三路大军计划在武汉会合,然后顺江东进,直取临安,企图一举灭亡南宋 。
但是战争没有如此简单 。虽然南宋抗蒙名将孟珙、杜杲早已病逝,但是蒙古北路军和中路军仍然在武汉和合州遭到了宋军的顽强抵抗,久攻不克,最后蒙哥大汗战死,蒙军撤退 。蒙哥死后,蒙古内部陷入汗位之争,忽必烈也急于回国抢夺汗位 。但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南宋权臣贾似道却背着朝廷前来议和,双方签订了议和协议,蒙军开始撤兵 。1260年,蒙军全部撤回北方,蒙宋的第二次战争结束 。蒙古此次南征,大汗战死,三路军也无功而返 。
第二次蒙宋战争结束后的四年里,蒙古一直处于内乱之中,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双方展开了内战,也无暇南顾 。1264年,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结束了蒙古四年的内乱 。但是,在蒙古内乱如此好的契机面前,南宋朝廷并没有抓住机会发展自己,反而军政更加腐败松弛,权臣当道,残害忠良 。南宋四川守将刘整见同僚被害,愤而率其水师投降蒙古,这一支深得孟珙师传的水师,精悍无比,使蒙古实力大增,灭宋计划更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