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官服图案看出清朝官员级别这些图案都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在看关于清朝时期电视剧的时候 ,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 , 清朝官服看上去千篇一律 , 但官服上的图案却各有不同 。有的人官服上的图案是飞禽 , 有的人官服上的图案是走兽 , 那么这些图案都有什么区别呢?如何从官服图案看出清朝官员级别呢?
清朝官服图案的正式称呼叫“补子” , 它的作用是区分官员级别 , 以及是文官还是武官 。文官的补子图案为飞禽 , 武官的补子图案为走兽 。由于清朝奉行的是以文制武原则 , 所以基本上同个级别的官员 , “飞禽”补子的地位要高于“走兽” 。比如同为封疆大吏的总督和提督 , 前者官阶为正二品(一般会加上从一品兵部尚书衔) , 后者官阶为从一品 , 但提督要完全受总督节制 。
除了飞禽走兽的补子外 , 清朝官服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补子图案 , 那就是龙和蟒 。多数人印象中都以为只有皇帝的衣服才能绣着龙 , 其实除了皇帝本人外 , 还有一些人也能得到这样的特殊待遇 。
清朝官服上级别最高的是亲王补服 , 图案为身前身后五爪正龙各一团 , 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其次是郡王补服 , 图案为身前身后以及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排在第三的是贝勒补服 , 图案为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团;排在第四的是贝子补服 , 图案为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排在第五的是镇国公、辅国公 , 图案为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方 。上述都是清朝宗室爵位 ,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皇亲国戚 。
除了宗室爵位外 , 清朝官员能得到的最高级别依次是公爵、侯爵、伯爵 , 这三者都属于超品(比一品官级别更高) , 补服图案为身前身后绣九蟒 。排在其后的是子爵 , 补服图案为身前身后绣麒麟(同一品武官) 。再后是男爵 , 补服图案为身前身后绣狮子(同二品武官) 。
除了少数宗室成员以及获得爵位的高官外 , 绝大部分清朝官员的补服不是“飞禽”就是“走兽” 。一品文官补子图案为仙鹤 , 象征仙风道骨和长寿;二品文官补子图案为锦鸡 , 象征吉祥和一呼百应的风范;三品文官补子图案为孔雀 , 象征大德大贤、具有文明品质;四品文官补子图案为鸳鸯 , 象征坚定忠心;五品文官补子图案为白鹇 , 象征行止闲雅 , 为官不急不躁;六品文官补子图案为鹭鸶 , 象征好而洁白;七品文官补子图案为鸂鶒 , 象征要造福百姓;八品文官补子图案为鹌鹑 , 象征事事平安和安居乐业;九品文官补子图案为练鹊 , 象征报喜 。
此外 , 清朝司法体系官员虽然也都是文官 , 但他们的补服没有级别之分 , 补子图案都是獬豸(一种能辨是非曲直的古代神兽) , 象征公平公正 。
武官补服上的图案全部为猛兽 , 其中一品武官补子图案为麒麟 , 象征仁厚祥瑞、武备而不为害;二品武官补子图案为狮子 , 象征威猛雄壮;三品武官补子图案为豹 , 在古代神兽排名中 , 豹在狮子之下 , 在老虎之上 , 象征勇猛迅捷;四品武官补子图案为虎 , 象征威武;五品武官补子图案为熊 , 象征阳刚;六品武官补子图案为彪 , 象征对敌凶狠残暴;七、八品武官补子图案同为犀牛 , 象征顽强坚毅;九品武官补子图案为海马 , 这是一种海陆两栖的神兽 , 象征底层军官要能在任何环境中同敌人奋勇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