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一个君主无人可敌却最终自己把自己弄死

战国时期的一个风云人物张仪,他为了帮助泰国称霸,把当时超级大国之一的楚国给骗残了,同时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忽悠他的出生国魏国,所以孟子在评价的他时候说其非大丈夫 。
不过非大丈夫的张仪在秦国还是曾经红得发紫的,毕竟他的那些无底线的外交骗术都是为秦国服务的,所以秦国的国君非常欣赏他,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等秦国换了新君主,秦武王上位的时候,张仪就不吃香了 。
网络配图
秦武王觉得张仪不讲信用,反复无定,出卖国家,秦国如果一直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耻笑 。
这样的评价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大伙可能对秦武王不是很了解,因为他在位的时间比较短,才当了四年时间的君主,年纪轻轻就挂了 。
所以历史上对秦武王的记载不是特别的多,秦武王虽然死得早,但也是个非常有魄力有理想的君主 。
他一生雄心勃勃要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虽然他接父亲的班当君主的时候才19岁,却身高体壮,勇力超人,重武好战,常以斗力为乐,凡是勇力过人者,他都提拔为将,置于身边 。所以后世有不少人把秦武王比做后来的项羽 。不过武王比项羽好多了,武王会用将,不会什么事都自己亲自去做 。
为什么说秦武王会用将呢?我们看下面这个故事 。
这一天,秦武王找左右两个丞相甘茂和樗里疾商讨攻打韩国的事,问他们谁愿意带兵出征 。樗里疾表示不支持,但甘茂认为可行,前提是要把魏国和韩国的联盟给破坏掉,秦武王同意了甘茂的建议,让甘茂去说服魏王一起发兵攻韩 。
【秦国的一个君主无人可敌却最终自己把自己弄死】甘茂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他很容易就说服了魏王 。但他在即将攻打韩国的时候给自己留了一手,派人向秦武王汇报说:“魏国那边的工作已经做通了,但是我觉得还是不打韩国为好 。”
网络配图
秦武王听得有点莫名其妙,亲自去找甘茂问个明白 。
甘茂告诉武王:“现在韩国实力很强,要战胜它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战打个一年半载的都有可能,如果中途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是要前功尽弃了?”
秦武王告诉甘茂说非常相信他 。
甘茂说:你现在相信我,但如果我率领千军万马离开秦国去攻打韩国,如果战事不是很顺利肯定有人会说我坏话,那我的结局就会很可悲,夺取韩国的目标也就实现不了 。
于是武王就给甘茂写了个凭证,告诉甘茂一定不听别人的闲言碎语 。然后甘茂被拜为大将,领兵五万,攻打宜阳城 。果然战事进展得不是很顺利,打了五个月城还没有攻下来,这时樗里疾对武王说:“甘茂打了这么长时间一个城都没攻下来,有可能是想投降敌人 。’“武王经不住樗里疾的反复挑唆,下令甘茂撤兵回国 。甘茂派人向秦武王送去之前立下的那个盟约凭证 。秦王拆开一看,知道自己轻信馋言很对不起甘茂 。于是给甘茂增兵五万,不久就攻下了宜阳城,斩首六万 。甘茂乘胜渡过黄河,夺取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并筑城,韩襄王被迫投降求和 。
秦军占领宜阳后,周都洛阳门户洞开 。秦武王带着任鄙、孟贲等精兵强将大举进攻洛阳 。周天子无力反抗,只好出迎秦军 。秦武王直奔周室太庙,去看九州宝鼎 。这九州宝鼎分别代表着当时中国的九个州,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武王对手下说,这九鼎以后就是我们的了,我要把它搬到咸阳去 。
这时,他突发灵感,问守鼎的人说:“这鼎有人举过吗?”守鼎人回答:“自从有鼎以来,没有听说也没有人见过举鼎,这鼎重达千钧,谁能举得起呀!”
他身边的孟贲站到鼎前对武王说:“让臣试举一下,若举不起来,不要怪罪 。”结果鼎是被举起了半尽高,但孟贲却受了重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