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杰出史学家和思想家章学诚是怎么死的?生平简介

章学诚(1738年—1801年),原名文镳、文酕,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杰出史学家和思想家,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有“浙东史学殿军”之誉 。因学问不合时好,屡试不第,迟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方中进士,时年41岁 。
章学诚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却“撰著于车尘马足之间” 。曾先后主修《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湖北通志》等十多部志书,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义例 。并用毕生精力撰写了《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史籍考》等论著,总结、发展了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文史通义》与唐代刘知几的《史通》齐名,并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 。
乾隆五十九年(1794),漂泊异乡四十多年的章学诚返回故里 。嘉庆五年(1800),贫病交迫,双目失明 。次年(1801)十一月卒,葬山阴芳坞 。
随父迁移
乾隆三年(1738年),章学诚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今浙江绍兴) 。其父章镳勤于治学,循循善诱 。章学诚幼时多病,资质鲁钝,记忆力尤差,每日诵读仅仅百余字,就又得病中止学业 。仅十四岁就已经娶妻,当时对四书的学习还没有完成 。
章镳于乾隆七年(1742年)中进士,乾隆十六年(1751年)受任湖北应城知县 。十四岁的章学诚也随父母去应城 。这时,他童心未歇,尽管父亲为他延请擅长举业的塾师,可他不肯习作应举之文,而喜欢泛览群书,兴趣趋近于史学 。他曾试图取材于《左传》、《国语》等书,改编为纪传体史书,名曰《东周书》,经营了三年之久,被馆师阻止而作罢 。当时他自命有治史学的才能,大言不逊 。然而,当时他的史学基本功很差,“于文字承用转辞助语,犹未尝一得当也” 。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章镳因故罢官,此后十余年,章学诚辗转于湖北应城和天门(今湖北天门县)两县书院主讲,章镳贫穷不能归乡,寄希望其子章学诚能够争取功名,而章学诚年岁渐长,稍稍知道人世的艰难,反思自己的学业,没有一点可以应用到生计上的,因此,他不得不走科举考试这条读书人的进身之阶 。
科场失意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他第一次赴京师应顺天府乡试,未能中举 。隔年再赴乡试,又被斥落,于是就学于国子监 。他在国子监读书期间,考试成绩仍常居下等,受尽同学的蔑视与讪笑,但同舍诸生中也有曾慎、甄松年两人与章学诚互为相知 。二十八岁在京师的大学士朱筠门下,得以尽览其丰富的藏书,并与往来朱门的名流学者研讨学术源流及异同,学业大进 。
但是,这时的章学诚在学术上已有了独到之见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他有两封答复甄松年的书信,表明了他在编修方志上的一些看法 。其主要观点,一是志乃史体,所以“体裁宜得史法”,方志的编写应仿照纪传体史书,并提出“艺文”部分不能滥入诗文,诗文应另编文选作为志书的辅佐等建议 。二是方志应当“可为国史取材”,所以必须“详赡明备、整齐划一” 。为此,他提出地方上“平日当立一志乘科房”,以保存有关资料 。三是编写方志应有所“创特”,“非苟然为者”,使之不仅为一邑之书,而“实为天下之书” 。这些见解,是章学诚博览群书,大量参阅古今方志,并加以认真分析思考而形成的 。章学诚确立了方志是一方全史的认识,具有很重要的学术意义,这使他在此后的修志活动中能够密切结合史学研究,为建立自己的方志学及史学理论开拓了广阔前途 。
接着,章学诚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参与《天门县志》的编纂;还提出关于修志的具体意见,题为《修志十议》 。可以看出,他首先是在编修方志的领域里取得了较高的学术造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