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家族:陈郡谢氏兴盛的关键是子孙教育

陈郡谢氏,中国古代著名士族,顶级门阀之一 。陈郡谢氏起家于魏晋时期,著名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胜告终,战后指挥的谢安,在前领兵作战的谢石、谢玄、谢琰,皆是谢氏子弟 。在东晋王朝建立了不世之功,这也奠定了陈郡谢氏的当轴士族地位 。
陈郡谢氏远祖可追述至曹魏时期的典农中郎将谢缵与其子谢衡 。中国古代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出自陈郡阳夏 。继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及谯国桓氏之后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 。由宋至梁,一直为士族领袖,与琅琊王氏并称“王谢” 。
子弟皆芝兰 风流满《晋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如林,陈郡谢氏能与琅玡王氏比肩,在政治、军事、文艺方面人才济济,英杰辈出 。这个家族既是一个儒学、玄学世家,也是一个文艺世家,具有鲜明的家族文化特色,文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当时的门阀士族中首屈一指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谢氏家族人物之众多、影响之巨大、贡献执泥卓著,皆有目共睹,令人钦羡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中有言:“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 。”
一个家族里前后能出如此之多的人才,除了时代重视文艺的特殊风气之外,很重要的因素便是谢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以及他特有的家族文化,使得后背儿孙以跻身时代的顶端 。
子弟皆芝兰,风流满《晋书》,这样的赞叹对一个家族来说,这可算是最大的荣耀了 。
陈郡谢氏之文学贡献与艺术才能的杰出人物:谢鲲 、谢尚 、谢奕 、谢安、 谢万 、谢道韫 、谢混 、谢灵运 、谢惠连、 谢朓 、谢庄等,优秀军事人才有:谢石、 谢玄、 谢琰、谢晦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如林,能与琅琊王氏比肩并称的只有陈郡谢氏 。门阀士族最为鼎盛之际是:“王谢”并称的年代,正所谓“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
无价传家宝——《谢氏家训》
被称作为历史六大家训之一的《谢氏家训》记载着陈郡谢氏宗族的家长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对子孙的教诲 。是后世子孙生活的准则和行为指南,也是家族在千百年动荡社会中兴盛不衰的主要因素 。
《谢氏家训》要言为: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和邻里,安本业,明学术,尚勤俭,明趋向,慎婚嫁,勤祭扫,慎交友,重忍耐,戒溺爱等 。
陈郡谢氏一直以孝悌之精神治家,用以激发人性中本就有的善良和慈爱,也能让后代子孙找到振兴家族的责任感,所以宗族中有很多舍身奉亲、悌于宗族的事例 。比如谢尚小时候就很善良,七岁时候哥哥去世,悲痛欲绝;谢几卿八岁因父亲获罪,需要和父亲分离,其悲痛欲绝,跳河自杀,后来被族人救起来,十几岁才能开口说话;谢蔺“五岁时,父未食,乳媪欲令先饭,蔺终不进”,“及丁父忧,昼夜号痛,毁瘠骨立,母阮氏常自守视譬抑之” 。母后遇乱而卒,蔺“号痛呕血,气绝久之,水浆不入口 。每哭,眼耳口鼻皆血流,终月余日,因夜临而卒” 。其子谢贞,祖母患风疾,“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 。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往往如此 。”年十四,父卒,贞“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 。初,贞父蔺以忧毁卒,家人宾客复忧贞 。从父洽,族兄蒿乃共清华严寺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仍譬以母须侍养,不宜毁灭,乃少进,饍粥 。”后遇乱,母不知所在,贞“必昼夜涕泣” 。上述诸人,或孝于父母,或友于兄弟,或慈于干侄,皆各禀家风,出于天性,充分反映了谢氏家族教育和家族风貌 。
谢安是讲陈郡谢氏带上历史舞台的关键人物,年过四十还到处游山玩水,被称为“江左风流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