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叔岩的余派是如何形成的?唱法特点及艺术特色

余派的形成
他与马连良、高庆奎并称为京剧第三代的"老生三杰" 。他全面继承了祖父余三胜(第一代"老生三杰"之一) , 老师谭鑫培(第二代"老生三杰"之一)的丰厚传统 , 特别深入地钻研了集前辈技艺精华之大成的谭派艺术 。他向许多文人学者学习诗词书画 , 还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四声、音韵方面的知识 。凭着他的文化素养 , 在全方位掌握了谭派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 , 又从博雅精深处寻求发展 , 达到了"出蓝胜蓝"的再创造境界 , 创立了自己新的艺术流派 , 世称余派 。
因为体弱多病 , 余叔岩自成一家后 , 活跃在舞台上的时间并不长久 , 只有1917年到1928年十多年 , 但他的艺术影响却是十分深远的 。他曾分别和杨小楼、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同台合作 , 加工演出了大量优秀的传统剧目 , 将京剧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他是一位唱念做打全面发展的艺术大师 , 而他的演唱艺术尤其脍炙人口 。
唱法特点
京剧界常用"云遮月"的说法来赞赏余叔岩的声音美 , 就是说 , 他的嗓音主要不靠亮度取胜 , 而是有厚度、挂"味儿" 。他行腔曲折自如 , 顿挫有致 , 抑扬动听 , 还很善于运用"擞音"等装饰因素来点染唱腔的色彩 。在艺术处理上审慎精到 , 字斟句酌 , 于简洁、精炼中蕴藏着深厚的功力 。
余派唱腔 , 多方面体现着我国戏曲传统的精神法则和审美理想 , 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韵味清醇而著称于世 。他塑造的音乐形象 , 端庄大方、深沉凝重 , 具有清健的风骨 , 富有儒雅的气质 。
余叔岩在全面继承谭(鑫培)派艺术的基础上 , 以丰富的演唱技巧进行了较大的发展与创造 , 成为"新谭派"的代表人物 , 世称"余派" 。余派演唱艺术形成于20年代 , 对于30年代以来出现的各个老生流派有巨大影响 。醇厚的韵味和典雅的风格是余派艺术的主要特色 。余叔岩靠刻苦锻炼 , 克服了音量小 , 中气弱的弱点 , 使嗓音醇甜峭劲 , 清冽爽脆而无一毫凝滞 , 又结合出色的气息运用技巧 , 特别是提气的方法 , 做到高音清越 , 低音苍劲 , 立音峭拔 , 脑后音雄浑 , 擞音圆润 , 颤音摇曳多姿 。最大限度的获得了用嗓的自由 。在唱腔和唱法方面 , 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 , 对谭鑫培的唱腔加以选择和调整 , 化谭的浑厚古朴为清刚细腻 , 寓儒雅于苍劲 , 于英武中蕴涵深沈俊秀的书卷气 , 对于所扮演的人物有极好的表演能力 , 尤擅演唱苍凉悲壮的剧目 。
作品特色
余派名唱如《搜孤救孤》中"白虎大堂领了命"的二黄导板接回龙腔 , 完全提起来唱且唱腔斩截简净 , 无刻意装点之处 , 而程婴紧张焦急及愤恨、痛惜的复杂感情自然流露 。《王佐断臂》中的回龙腔也用提着唱的方法 , 却没有急迫的成分而显得含蓄从容 。《战太平》"头戴着紫金盔齐眉盖顶"等唱段则英气勃勃 , 表达了为广大将者义无反顾的决心 。他对于大、小腔的尾音均多做上扬的处理 , 唱腔中多用软擞 , 声清越而空灵 , 所用的闪、垛均极自然 , 不显雕琢痕迹 , 这些润腔的技巧都是余派特有的 。余叔岩精研音律 , 发声讲究 , 对于"三级韵"的规律运用纯熟 , 使他的唱增添了抑扬顿挫 。念白的五音四声准确得当 , 注意语气和节奏;善用虚词 , 传神而有个性 , 于端重大方中显出洒脱优美 。《审头刺汤》、《清官册》、《王佐断臂》等剧的念白都是他的杰作 。做工、身段洗炼精美 , 着重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 《问樵闹府·打棍出箱》、《盗宗卷》等剧中的表演均不逊于谭鑫培 。他的武功根底厚实 , 早期曾大量上演武生戏 , 故靠把戏如《战太平》、《南阳关》、《宁武关》、《镇谭州》、《定军山》、《战宛城》等都很精彩 , 开打、亮相等功夫独到 , 技艺高超而决不卖弄 。他有较深的文化修养 , 对于所演剧目的词句、辙韵多有润色 , 使之顺畅合理 。余叔岩在流派的发展方面与其它流派代表人物不同的是 , 他的剧目 , 唱、做、念、打甚至扮相都完全继承谭鑫培 , 但处处又都有新意 , 有自己的特色 , 并不靠另起炉灶重新设计表演 , 创造新腔 , 然而确实又较谭派有很大的变化 , 这反而有更大的难度 , 也正是余派在30年代以后几乎取代谭派在生行的领袖地位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