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子演播作品,小学舞台剧剧本( 十 )


刘墉在灯光鲜亮的演播厅里,谈笑风生、举止大方,充满了豁达、宽广、博爱、清雅的风格情怀 。刘墉给人的印象就像他写的书一样,满盈智慧、感悟、海纳、柔情 。他谈到对一双子女的教育,是一种寄予“爱之严厉”的教育 。从而引深为做任何事情只有本着爱的立足点才能做得更完善更完美 。因为一个人在世上,就是因为追求爱而活着,无爱便无神,无神便无形 。这种爱是多元的 。对丈夫妻子的爱、对老人父母的爱、对子女儿孙的爱、对朋友伙伴的爱、对工作事业的爱、对自然生态的爱、还有自尊自重的爱 。刘墉就是一个浑身上下,从躯体到大脑,从行为到语言都围绕“爱”的人物 。刘墉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一位懂得怎样教导学生的老师、一位推心置腹的朋友 。他的作品曾挽救企图自杀的怨妇、曾温暖离家出走的问题少年、曾启示陷入困惑的迷惘青年 。他正是用爱的语言来化解他们心中的矛盾怨恨,用爱的智慧来点燃他们心中那盏熄灭已久的指向灯,用爱的胸怀来呵护他们脆弱疲倦的灵魂 。
我记得自己十几岁年龄的时候,没有多少日子是快乐的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就算是“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也觉得是虚伪的 。小学升初中,没考上重点;初中升高中,还是没考上重点 。那时候,我的天空都快要崩塌了,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为什么让这样的不幸降临在我的身上?难道自己真的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真的完了?再没有出路了?我哭过,懊悔过,承受打击,隐忍挫折 。当我看到刘墉的《萤窗小语(3)》里有这样几句:“当我们由于痛苦而哭泣时,必须立刻将泪水拭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也只有明澈的眼睛,才能面对眼前的敌人 。”我认真思考,认真反省,不再怨天尤人,不再气馁后退 。就这样,时光一天天过去,我在一所普通高中安静地学习,什么也不多想,该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 。在经历紧张的高考冲刺后,我考上了一所本地大学,以前所受的痛苦随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到来而烟消云散 。
后来,在大学里,我看了刘墉翻译的美国著作《死后的世界》,原著是一位叫瑞蒙卢迪的医生 。书中描写的是曾经经历过死亡,后来又死而复生的一些人 。这些人都有一种经历,就是经过一个黑色的隧道,然后看到一丝光线,看到自己过去一生当中的对与错,呈现在眼前 。当我看完这部著作时,感触颇为深刻: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从小好好享受亲情,再有了丈夫、孩子、儿孙以后,去发挥我们的亲情 。我们从父母的身边,有一种自然的力量将我们推开,要寻找我们终生的伴侣,于是我们有了爱情,在这爱情当中,自然的把我们推上了阶段,就是我们要产生爱的结晶 。而在这世界当中,我们来来往往,熙来攘往所见到的、接触到的,我们吃的、玩的、用的,都是别人造的 。别人种了麦子,磨了粉,做了面包,我们再吃,我们工作的成果给别人享用,那是四周人共同制造的一个氛围,那许许多多的是友情 。这是一个婆娑世界,我们要好好地享受 。最重要的是,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能带走什么?什么都没有带走,我们带走的是爱情,我们带走对世界的爱,这世界对我们的爱,我们带走的是亲情,亲人的痛心以及不舍 。我们带走的是友情,如果你在有生之之时,对世界有很多贡献,受到你栽培的,受到你滋润的,他们对你是何等的怀念 。这就是亲情、爱情、友情的一生 。
有时候,我常想:“人就这么一辈子(这是刘墉一篇散文的题目)”,真的,就这么一辈子!细细品味,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 。它能使我在懦弱时变得勇敢、骄矜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 。人世间的劳苦烦愁、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驮过短短几十年不就都灰飞烟灭了吗?我们的明天是辛苦的,要工作、考试、买菜、战斗,只要有一件事没办到,明天就翻脸不认人 。因此,我们常常随东坡居士感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随陈子昂而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只有李太白:“天地者,万物逆流;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滔行苦梦,为欢几何”,在哀时光之须臾,感万物之行休中,把周遭的俗事抛开,将眼前的争逐看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