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最后的蒙古铁骑,一户人家为其守墓超过100年

1811年,僧格林沁出生于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 。虽然他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出生也算显贵,但到其父亲一辈,家道早已中落 。12岁时随伯父去本旗最为显赫的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的家做客 。索王侧室韩氏夫人见僧格林沁年少聪慧、仪表堂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索王与嘉庆皇帝之女成亲后没有儿子,按规须从家族近支中选定嗣子 。结果,僧格林沁作为候选人报送朝廷 。道光皇帝审阅族众,见僧林格沁仪表非常,立为索王嗣子,成了世袭郡王 。
1825年夏,索王忽然去世 。同年秋,僧格林沁袭封科尔沁札萨克多罗郡王爵,奉命御前行走,赏戴三眼花翎 。道光皇帝对僧格林沁这个名义上的外甥恩宠有加,不但赏赐金银、为其修建官邸,还容许其召集流民进行开垦,用佃租支撑王府的开销 。1828年,多罗贝勒文和将女儿嫁给了他,续写了“满蒙联姻”,进一步密切了僧格林沁和皇族的联系 。1829年9月,清廷又赏赐僧格林沁黄马褂,令其掌管火器营事,成为其军事生涯的开端 。此后数年,他多次被委以重任 。
1850年2月,道光皇帝去世,咸丰皇帝继位,僧格林沁被选为顾命大臣之一 。当年9月,僧格林沁奉命在京郊密云县剿匪,这是他第一次接受实战考验 。作战中,他精心排兵布阵,冒着敌军的箭矢勇猛冲锋,显示出较强的军事技能 。咸丰皇帝同样对僧格林沁十分信任,多次加官进爵,委以重任 。
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派出林凤祥、李开芳等率领2万太平军挥师北伐,一路攻城略地,向直隶进军 。在攻占河北深州后,太平军驻扎休整 。一时间,北京城内人心惶惶,很多人径自逃走 。此时,僧格林沁奉命督办京城巡防,他调集兵马驻守京郊,大力整顿京营旗兵,组织官绅开仓济粮,全力稳定京城秩序,做好与太平军作战的准备 。
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咸丰皇帝任命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亲自向他颁发关防,赐给纳库素光刀,勉励他为朝廷效力 。北伐太平军向天津进军后,僧格林沁也相应移营,把太平军围困在静海、独流一带 。对峙3个月后,僧格林沁乘夜翻越壕沟、攻入营垒、发起进攻 。太平军在突围中损失2千余人 。僧格林沁带队一路追杀,擒斩甚众 。咸丰皇帝接到捷报后大喜,赐予僧格林沁“湍多巴图鲁”称号,即满语“勇士”之意 。
从1854年开始,僧格林沁与太平军展开了连番作战 。因平定北伐太平军的功绩,被授予博多勒噶台亲王,且被加恩世袭罔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铁帽子王” 。一时间僧格林沁声名大噪,和曾国藩被人合称为“南曾北僧”,成为捍卫朝廷的支柱 。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僧格林沁是坚定的主战派 。督办天津海防事务,与英法联军大战大沽口,击沉击杀敌船13艘,敌船最终撤离,清军取得了第二次大沽口战役的胜利 。这也是1840年以来,清军在抵御外辱中所少有的胜仗,有力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 。咸丰皇帝龙颜大悦,对僧格林沁和一众官兵都大加封赏,一时间皆大欢喜 。
这一次胜利,也极大地滋长了僧格林沁的骄纵心理,认为“夷上岸不能带大炮,其人数虽多,我兵马步抄截,足资抵抗”,因此在防备上有所松懈 。客观来说,这次僧格林沁的对手只不过是护卫英法公使的武装人员,还不是他们最精锐的部队 。而不甘心失败的英法两国,正在精心筹划对清政府的致命一击 。于是北京通州八里桥一战,僧格林沁率清军以溃败而告终 。
僧格林沁也因为守卫京师不力,被褫去爵、职,所属蒙古骑兵被下令撤归游牧,其余士兵并入其他部队 。就这样,只不过一年多时间,他就从人人称赞的抗夷英雄转为失陷京城的有罪之人,从神坛跌落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