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中国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的一种原始文化 。1959年在山东泰安、宁阳两县(今为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与宁阳县)交界的大汶口、堡头遗址 , 发掘了成百座墓葬 , 出土了大批独具风格的文物 。以后同一类型文化的遗址和墓葬在山东和苏北的广大区域也不断发现 , 这就是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 就已发掘的材料看 , 可以初步分为早、中、晚三期 。
早中期
大汶口文化时期 , 社会生产的劳动者的性别 , 先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从男女随葬的石铲、石斧、石锛和纺轮这两类工具的变化 , 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 。在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后 , 随葬石铲、石斧、石锛等生产工具的主要是男性 , 而随葬纺轮的则主要是女性 。这说明男子已成为社会生产 , 特别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担当者 , 而妇女则从事纺织等家内劳动 , 社会已经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发展到父系氏族公社阶段了 。
晚期
大汶口文化晚期 , 随着生产的发展 , 私有制已经出现了 。家猪就是大汶口氏族家族的一种重要动产 。有一些大汶口墓葬里随葬有很多猪头和猪的下颚骨 。这些随葬的猪头和猪的下颚骨 , 应是墓主人生前的私有财产 。此外 , 随葬的私有财产还有陶器、生产工具和各种装饰品等 。
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 必然导致贫富两极分化 , 在氏族内部出现富有者和贫穷者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 , 清楚地反映了这种演变 。从墓的规模看 , 有大墓和小墓的差别 。从随葬品来看 , 差别更加悬殊 , 有两组墓葬可以对比:一组七个墓 , 随葬品比较丰富 , 最多的达77件 , 最少的也有19件 , 都包括陶器、玉石器、猪头等;另一组四个墓 , 随葬品很贫乏 , 总共只有17件 , 为陶器、纺轮、獐牙等 。可见贫富分化已经十分显著 。
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中出现的两个新品种 , 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显著进步 。这时的陶器已用快转陶车来制造 。陶车由轮盘和轮轴组成 。使用时 , 由一人转动轮盘 , 使其急速旋转 , 由另一人借助陶轮转动形成的离心力 , 配以双手灵巧的动作 , 将陶土塑成需要的器皿 。用快转陶车制坯 , 数量多 , 质量也好 。烧制技术也有提高 。扩大了窑室 , 缩小了火口 , 增加了火道支道和窑箅箅孔的数量 , 使热力分布更加均匀 。这时采用了高温下严密封窑技术 , 使陶土中的铁元素得以还原 , 有的还在陶土中掺过炭 , 因此烧成的陶器多为黑色 。白陶用高岭土制造 , 制造时努力保持陶土的纯洁 , 因而烧成了白色 。白陶的出现有重大的意义 , 它为以后瓷器的制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白陶上有的还有图案花纹 。
社会性质
根据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掘 , 特别是墓葬的发掘 , 对大汶口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主要有3种不同看法:
一、认为私有制已经确立 , 一夫一妻制已得到巩固 , 应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阶段 。
二、认为墓内随葬品悬殊很大 , 并已出现文字 , 应是奴隶社会的产生的初级阶段 。
三、根据大汶口墓葬材料 , 认为应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 。
- 玻璃仪器按材质可分为哪几种
- 仰韶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历史文化
- 大汶口文化有什么特征?建筑风格又是怎样的
- 知识付费龙头股排行榜:拓尔思第3,第10湖北文化产业龙头
- 莆田市公立小学排名榜第二实验小学上榜第一文化气息浓厚
- 蟑螂有几个品种
- 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是
- 北辛文化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有着怎样的特点
- 依恋关系可以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对吗
- 成语中的什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