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曾国藩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春节,一天见20多批客人

同治十一年(1872年) 2月9日,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 。
【清朝曾国藩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春节,一天见20多批客人】那时候的两江总督曾国藩,当然不知道那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春节 。他在日记中,记载了大年初一那天自己的活动:
五更起,至贡院率属拜牌 。黎明,行礼毕 。归署,至祖宗神位前行礼 。旋接见贺年之客十六起 。退而早饭 。又出见客七次,坐见者二次 。出门至江宁府学圣庙拈香,拜客三家,黄昌期、薛尉农处一谈,午正归 。坐见之客三次,立见者一次 。清理文件 。中饭后阅《通鉴》二百九卷,旋又阅一遍 。倦甚,坐而假寐 。傍夕至内室一坐 。夜温《周易传义音训》震、艮二卦,将象类分条录记 。二更后与儿辈讲《孟子》“牛山之术尝美矣”章 。三更睡 。
大年初一那天,已经62岁的曾国藩天不亮就起床了 。随后,将贡院当作万寿宫,率领部属向同治皇帝行礼;回到两江总督署,又来到祖宗神位前给祖宗拈香行礼 。接着,接待了16批来拜年的客人 。忙完这一切,曾国藩才顾得上吃早饭 。
吃完早饭,马上又出来接见了9批客人 。来而不往非礼也,曾国藩出门到孔庙行礼后,到各家拜年,到好朋友黄昌期、薛尉农住处叙旧,致以节日的问候 。
吃了午饭后,曾国藩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 。下午,他能够抽点时间来看看《资治通鉴》,陪陪家人聊天,并在书房里坐着小睡了一下 。晚上,又研究了一会儿《周易传义音训》,还分条抄写 。夜里二更,给两个儿子讲授《孟子》 。到了三更,上床睡觉 。
曾国藩的最后一个大年初一,就这样度过了 。
通过曾国藩一天的活动,我们能够了解到他过年的特点:
首先,曾国藩作为朝廷高官,哪怕在过年时也要履行一些程序 。比如,在过年时,要将贡院当作万寿宫,率领部属向同治皇帝行礼 。作为普通人,又要拜祭自己的列祖列宗 。作为世俗成员,还要接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并亲自到各家去拜年 。
其次,曾国藩长期的军旅生涯,养成了一些生活习惯,到晚年都没有改变 。比如,早起,晚睡 。曾国藩在年轻时也经常睡懒觉,后来慢慢地纠正了,习惯于早起 。当年李鸿章在曾国藩大营时,也一度有睡懒觉的恶习,在曾国藩的垂范和严格要求下,也得到了克服 。
第三,曾国藩一生都很忙碌,哪怕是在节假日,没有大量公文处理时,也会给自己安排学习任务 。不管是翻阅《资治通鉴》,还是研究《周易传义音训》,都体现了他孜孜不倦、勤奋发苦的精神 。曾国藩的智商并不是特别突出,当年考了6年才考中秀才,考了三次,殿试也仅仅是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不过,曾国藩特别善于学习 。正是在不断学习和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才成就了曾国藩 。
第四,曾国藩太过于勤奋,以至于透支了自己的生命 。曾国藩只活了61岁 。在同时代人之间,这样的寿命算是比较短的——左宗棠活了73岁,李鸿章活了78岁,曾国荃活了66岁 。据医生讲,曾国藩致病的根源在于“焦劳过度”,说白了,还是焦虑的事情太多,操劳的事情太多 。
【参考资料:《曾国藩日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