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倒:揭我国古代的悬空寺身世之谜

悬空寺顾名思义 , 就是悬在空中的寺庙 。乍一听名字你一定会觉得很神奇 , 一座寺庙怎么可能悬空而建 , 并且千年不倒 。这一问题也是考古学家所困惑的 , 究竟悬空寺身上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 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
网络配图
说起悬空寺 , 中国有七座 , 北方有六座 , 南方有一座 , 即江南悬空寺大慈岩 。北方的六座分别是山西恒山悬空寺、河北苍岩山悬空寺、云南西山悬空寺、河南淇县朝阳悬空寺、浙江建德大慈岩悬空寺、青海西宁悬空寺 。这里要讲的是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悬挂的寺院 。
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 , 距大同市65千米 , 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寺院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 , 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南移到此 , 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成了悬空寺 。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 , 建在两边是直立100多米陡峻的悬崖上 , 它给人的感觉像是粘贴在悬崖上似的 , 从远处抬头望上去 , 看见的是层层叠叠的殿阁 , 只有数十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撑住 。有不少人用建在绝壁上的“危楼”来描述悬空寺 , 那么这座绝壁上的危楼又是怎么建造的呢?它又为什么要建造在悬崖绝壁上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它历经千年仍旧保存得如此完好呢?
悬空寺为何建于悬崖而不倒?
有专家认为寺院之所以能够建在悬崖上 , 主要是由“铁扁担”把楼阁横空架起 。也有专家指出 , 除了借助“铁扁担”之力以外 , 立木(即柱子)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
网络配图
还有专家认为悬空寺全寺40间殿阁 , 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 , 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 , 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 , 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 。悬空寺到底是怎样建造的 , 专家们各持己见 , 争论不休 。
出于何种原因 , 悬空寺建于悬崖上
【千年不倒:揭我国古代的悬空寺身世之谜】那么悬空寺又为什么要建造在悬崖绝壁上呢?又是如何保存得如此完好呢?人们也是说法不一 。
有人说因为这里暴雨成灾 , 只好把寺建在悬崖上 , 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 , 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 , 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是一把伞 , 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 。也有人说这里是南去五台、北往大同的交通枢纽 , 方便来往的信徒进香 。而且当时常常暴雨成灾 , 人们以为有金龙作祟 , 便想到建浮屠来镇压 , 于是就在这百丈悬崖上悬空修建了寺院 。
另外 , 也有人指出这里的山势好像一口挂起来的锅一样 , 中间凹了进去 , 而悬空寺恰好就建在锅底 。这种有利的位置 , 不仅使得塞外凛冽的大风不能吹袭悬空寺 , 而且寺院前面的山峰又起了遮挡烈日的作用 。
网络配图
近些年有专家指出 , 悬空寺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保存得如此完好 , 除上述原因外 , 也归功于它奇特的建造 。游人只能鱼贯缓行于狭窄廊道和悬梯 , 不会造成拥挤现象 , 这就大大减轻了游人对廊道和悬梯的压力 。
在寺院北端的最高层 , 有座三教殿 , 我国佛、道、儒三大教派的释迦牟尼佛、老子、孔子端坐一殿 。自古以来 , 各教派为赢得百姓崇信 , 各执己见 , 争论不休 , 故天下寺殿多是分立 , 而悬空寺却将三教融入一殿 , 实为罕见 。而悬空寺内佛、道、儒三教兼有 , 历代朝野臣民对其都倍加爱护 , 这也是其完好无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